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抗旱耐盐碱棉花种衣剂田间筛选研究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新疆棉花苗期受干旱、盐碱等自然因素导致棉花出苗保苗率低问题,首次筛选出能提高棉花苗期抗旱、耐盐碱能力的种衣剂,2006和2007年将室内研制的种衣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三个种衣剂配方均能提高干旱和盐碱胁迫下棉花田间出苗率和产量,其中棉抗3种衣剂效果最好,在重度缺水时,出苗率、产量分别较对照不包衣处理提高317.9和20.6个百分点;中度缺水时,出苗率较不包衣处理提高153个和31.7个百分点。土壤NaCl含量0.4%、0.6%和0.8%,棉抗3田间出苗率分别对照高1.25、65.3和150个百分点。土壤NaCl含量在0.4%时对棉花产量影响不大;NaCl含量0.6%时,棉抗3比对照增产34.9%。

关键词: 抗旱 耐盐碱 棉花 种衣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的外部因素

生物技术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总结了近年来为了提高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效率在影响棉花遗传转化的外部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花粉管 棉花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EA的新疆玉米生产效率地区差异分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由于经济条件和生产投入的不同,新疆各地州玉米的生产效率存在着一定差异。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新疆2006年9个玉米主产区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相对生产效率的大小将9个地州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只有喀什地区和伊犁州DEA是有效的,各玉米产区生产效率的差异主要是投入方面的差异。通过本文,为构建粮食后备产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为各地州提出了生产效率的改进方案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DEA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枣丰产措施

农村科技 2008

摘要:在商疆地区红枣发展过程中,部分果农片面追求效益,淡漠管理和品质,导致树体营养消耗很大,树冠树势很快衰弱,产量和质量迅速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荒漠过渡带及其相邻棉田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中国棉花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子生物柴油理化特性分析

中国棉花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吐鲁番地区红枣树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摘要:从枣树的繁殖、定植时间、栽植模式、栽植方法、采收等方面介绍吐鲁番地区红枣树栽培技术,以供红枣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红枣 繁育 栽植模式 栽植方法 新疆吐鲁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褪绿卷叶病研究初报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杏褪绿卷叶病是新疆杏产区首例发现的植原体病害。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病杏树的叶脉、侧芽进行了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观测。结果表明:在发病杏树的叶、芽韧皮部筛管细胞内,观察到大量典型植原体病原,病原大小为250~1000 nm,在健康杏树的叶、芽韧皮部筛管细胞中未发现上述病原。由此可证实植原体可以引起新疆杏褪绿卷叶病。这是国内对杏褪绿卷叶病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杏褪绿卷叶病 植原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与相邻荒漠过渡带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对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瓢虫、草蛉、食虫蝽的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生境中瓢虫类优势种均为多异瓢虫,食虫蝽类优势种均为异须盲蝽,草蛉类优势种在荒漠过渡带为中华草蛉,在棉田中为叶色草蛉。棉田中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和相邻荒漠过渡带中三类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关系密切。

关键词: 棉田 荒漠过渡带 捕食性天敌昆虫 群落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与相邻荒漠过渡带蜘蛛群落结构及动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对新疆莎车县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蜘蛛种类,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的蜘蛛有13科3、6属、39种。蜘蛛在两个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有明显的差异性。逍遥蛛科和蟹蛛科为两个生境中共同的优势科。荒漠过渡带蜘蛛群落的物种数、个体数量、多样性、均匀度、稳定性都高于棉田蜘蛛群落的对应特征。荒漠过渡带蜘蛛群落结构的变动对棉田内蜘蛛群落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可以初步肯定荒漠过渡带的种库作用。

关键词: 棉田 荒漠过渡带 蜘蛛 群落结构 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