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创造的主体属性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创新"不能简单理解为"创造新的东西",这个理解正是科学家对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产生质疑的根源。科学家是创造新的东西,企业家是利用新技术生产出新的产品。技术创新是基于科学和技术基础上的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从概念(科学)、设计(技术)、产品(发明)、市场(商机),相当于创新(innovation)=[科学(discovery)+技术(invention)+产品(creation)+商品(production)+营销(commercialization)]的全过程,即从投资到回报的全过程。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简称技术创新主体。科研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研人员是技术创造的主人。如何调整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与农业科研技术创造主力的关系,作者提出农业技术创新的"5个80%",即:(1)80%农业科研机构必须与农业企业结合;(2)80%农业研究项目必须来源于农业生产实践;(3)80%农业技术成果必须产生经济效益;(4)80%农业科研经费必须投向农业研发机构(包括企业的研发机构);(5)80%农业生产企业必须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本文还以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为例阐释了农业科研机制创新的完整过程。


表达广谱抗真菌蛋白转基因水稻元素组成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方法研究转广谱抗真菌基因碱性几丁质酶基因RC24、苜蓿葡聚糖酶基因β-1,3-Glu、酸性几丁质酶基因RAC22对不同生长期非转基因水稻(七丝软占)和转抗真菌水稻(双价抗真菌转基因水稻转品8、三价抗真菌转基因水稻转品1)抗病元素化学元素组成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除C、H、O外,水稻叶、叶鞘主要含有Si、K、Na、Cl、Mg5种与抗病相关的化学元素,其中Si的相对含量为10%~15%,K、Na相对含量为0.2%~3.6%,Mg、Cl相对含量较低,大部分样品小于1%。外源基因的转入对水稻叶、叶鞘化学元素相对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Si、K、Na的相对含量变化明显,差异最明显的分别达50.8%,115.3%,251.9%。存在时空变化,其机理尚待研究。


台北市海芋季创意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摘要:简要评述台北市海芋季创意农业的发展背景,着重介绍海芋季创意农业发展历程及产业发展中引种推广、产业拓展、创意营销及相关成效,阐明发展创意农业要充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加强相关机构的引导与支持、加大宣传力度等。


三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福建株全基因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兽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3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福建株A/Muscovy duck/Fujian/CL/1997(H9N2)(简称CL株)、A/duck/Fujian/MH/2003(H9N2)(简称MH株)和A/duck/Fujian/FQ2/2007(H9N2)(简称FQ2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情况,采用RT-PCR方法扩增这3株病毒全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8个基因片段均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其血凝素基因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RSSR*GLF-,为不连续的碱性氨基酸,其静脉接种指数远小于1.2,均符合低致病性AIVHA蛋白裂解位点特征;CL株和MH株的H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属于常见的CK/BJ/1/94群系;FQ2株H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属于DK/HK/Y280/97群系,3株H9N2亚型AIV H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均属于经典的欧亚种系。3株H9N2亚型AIV NA基因颈部均存在缺失,CL株和MH株的N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属于常见的CK/BJ/1/94群系,FQ2株N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属于G1群系。CL株和MH株的其他6个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均和经典的CK/BJ/1/94一致,而FQ2株则可能是由不同流感病毒基因亚系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
关键词: 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全基因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


“和谐”:茶文化的核心思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摘要:结合历代茶人在茶审美中的诗词书画,从"生态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四个方面论述了"和谐"是茶文化的核心思想。茶出自山川,长于山野,天然自成,聚山川之灵秀,日月之精华,"阴阳交和孕嘉木",体现了其"自然的和谐"之美。"寄情美景与佳茗",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品茗,意入心,心悟道,与自然相融,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通过敬茶、献茶、赠茶、赐茶等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清茶一盏乐融融","人与人的和谐"得以构建。茶和谐身心,怡情悦意,释矜平燥,"独品得神"尤显高雅,能达致"空灵虚静物我忘"的境界,实现"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