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果蔗脱毒与常规种茎苗生产性状比较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通过对果蔗相关性状的测定,分析果蔗脱毒种茎苗与常规种茎苗(CK)生产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除出苗率、出苗速度外,果蔗脱毒种茎苗在月生长速度、株高、节间长度、蔗茎产量和蔗糖、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方面与常规种茎苗(CK)相比,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蔗茎产量比常规种茎苗(CK)增产21.75%,蔗糖含量比常规种茎苗(CK)提高1.10个百分点,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状,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氮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机碳矿化是土壤向大气释放CO_2的最大净输出途径,其与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的差值是判断生态系统碳"源"或"汇"的关键。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10、20、30℃3个温度条件下,研究施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温度处理下,各施氮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都表现为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3种温度条件下各施氮处理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为1328.25~2219.42mg/kg,100mg/kg(N4)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最大,CK处理最低,100mg/kg(N4)和80mg/kg(N3)2个高氮处理显著高于低氮50mg/kg(N2)、30mg/kg(N1)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不同的土壤施氮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同,N_2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N_4处理最高。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受高施氮量影响较大,低施氮影响不明显。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增加,氮肥施用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能使柑橘林向大气中排放的CO_2增加。


磷钾肥配施对紫云英留种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2
摘要:采用配方施肥方案进行磷、钾肥效试验(3次重复,9个处理),研究磷钾肥配施对紫云英种子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磷、钾用量。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的种子产量都高于不施磷钾肥即P0K0与P0K0相比,各施肥处理P1K2,P2K1,P1K1,P2K3,P2K2,P3K2,P2K0和P0K2留种产量分别提高了35.91%,35.37%,21.21%,20.79%,10.82%,10.20%,1.81%和1.47%。P1K2和P2K1这2个处理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P1K1,P2K3,P2K2,P3K2,P2K0,P0K2,P0K0。在性状特征方面(株高、茎粗、每分枝结荚花序数及结荚数),P2K3和P3K2相对优于其它施肥处理。可见,合理配施磷钾肥对提高紫云英种子产量有重要影响。


三种赤灵芝粉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灵芝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并寻找出一种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灵芝制剂,本文研究了三种赤灵芝粉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Ⅰ~Ⅴ组),Ⅱ~Ⅴ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70 mg.kg-1.bw-1,隔日注射,共4次,以制备动物模型,Ⅰ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Ⅲ~Ⅴ组于注射CTX次日及末次注射CTX后11日内分别灌胃给予赤灵芝破壁孢子粉(D1)、赤灵芝孢子粉(D2)和赤灵芝精粉(D3)(1g.kg-1.bw-1),定期监测小鼠体重;给药后无菌取脾脏称重,计算脾指数;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采用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检测NK细胞功能;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T、B淋巴细胞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及CD8+T细胞比例。结果:与免疫抑制组相比,小鼠给予灵芝粉后,三组小鼠体重均升高(P<0.05);D3组脾指数降低;D1和D2组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较免疫抑制组升高(P<0.05);三组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无明显变化;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D3组小鼠脾脏CD4+和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特别是CD4+T细胞升高最为显著且较正常对照高(P<0.05)。结论:三种灵芝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尤其是赤灵芝精粉具有显著提高CD4+T细胞数量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福建省羊口疮的流行病学调查与PCR诊断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2
摘要: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off virus,OrfV)引起羊、人接触性、嗜上皮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据报道该病发病率可达50%,造成了养羊业巨大经济损失。由于OffV与某些病原感染后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尤其存在继发或混合感染时,更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目前准确诊断OffV的方法有电镜检查、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PCR等,前两种方法费时且需昂贵的设备,血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