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桃园不同世代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比较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1a发生多代,测报防治较为困难。为明确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不同世代的诱杀效果,现采用6种不同类型的诱捕器在桃园对4个世代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世代的梨小食心虫对不同类型诱捕器表现有差异:对梨小食心虫越冬,以船型诱捕器最佳;第1代以自动补水诱捕器为最佳;第2代以水盆+粘板诱捕器最佳;第3代以三角形诱捕器最佳。该研究对应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大量诱杀梨小食心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小杂粮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3
摘要:小杂粮栽培面积小,种植分散,种植区域机械作业条件差,加之目前推广的小杂粮品种不适宜机械化、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不愿经营小杂粮生产机械等原因,小杂粮的许多生产环节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脱粒等仍停留在利用传统农具或手工作业的基础上。小杂粮生产呈现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局面,农村留守劳动力不足以支撑人工间苗、人工收获的小杂粮生产方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昂贵人工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农民对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渴求与日俱增,小杂粮生产能否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重大因子。


不同冬性大白菜的耐抽薹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采用4个春化时间(5,10,15,20 d)和4个春化温度(0,3,6,9℃)对3份冬性有显著差异的大白菜品种进行耐抽薹性研究。结果显示,冬性强的品种在各处理下均未通过春化,冬性中间的品种在3℃下处理20 d的春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而冬性弱的品种在3~6℃下处理15~20 d均能很好地完成春化,说明品种冬性越强,对完成春化所需低温和时间的要求越苛刻,最适春化条件的范围也越窄。测定各品种抽薹过程中生长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发现,其变化规律与春化完成情况有关,可将其作为判断大白菜是否通过春化的指标。


铜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谷子幼苗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影响
《环境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盆栽土培法,以4种基因型谷子(D2-8、安06、黄米、朝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u2+胁迫对谷子幼苗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和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0~400 mg·kg-1Cu2+处理30 d后,4种谷子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0 mg·kg-1时达到最大值.当浓度为200mg·kg-1以上时,4种谷子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平均降幅为对照的32.44%~56.5%.脯氨酸则表现为低含量(≤50 mg·kg-1)的促进和高含量(≥100 mg·kg-1)的抑制效应,MDA含量均有增加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Cu2+胁迫下不同基因型谷子幼苗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单条或多条RAPD谱带的增加和缺失或者荧光强度的改变,细胞中基因组模板DNA的稳定性下降,DNA多态性变化与Cu2+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不同基因型谷子对Cu2+胁迫的生理和遗传损伤响应存在差异.利用RAPD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作为检测Cu2+遗传毒性效应的生物标记物.


低温对黄瓜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摘要:选取耐低温性不同的6份材料9504,9506,9507,9511,9514,9517,进行低温处理,白天12℃,晚上8℃,每天光照处理7.5 h,强度为30μmol·(m2·s)-1,约合2 000 lx,共处理14 d。调查其耐低温性及叶片中水的质量分数、自由水的质量分数、束缚水的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POD活性、SOD活性、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根系比表面积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各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经低温处理叶片中水的质量分数、自由水的质量分数、束缚水的质量分数、根系比表面积等下降,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POD活性、SOD活性、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等上升,除叶片中水的质量分数以外,其余各指标均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耐低温性与束缚水的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SOD活性、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根系比表面积的偏相关呈显著正相关,与自由水的质量分数、MDA的质量摩尔浓度的偏相关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低温使黄瓜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指标来减轻低温的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及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耐低温潜力。


3个红掌品种杂交后代的部分植物学性状及分子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鉴定红掌杂交种的真实性,以红掌情人红、阿拉巴马和阿里桑娜为材料,进行杂交育种,并对其中的两个杂交后代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以情人红为母本,阿里桑娜为父本,杂交得到一个叶型似母本,苞片似父本的杂种B;以阿拉巴马为母本,以情人红和阿里桑娜的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后得到一个叶片似母本,苞片似父本阿里桑娜的杂种E。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杂种后代进行鉴定,杂种B的鉴定中,子代在3个引物中均出现父本的特征带,说明杂B是情人红和阿里桑娜的真正杂种。杂种E的鉴定中,子代在3个引物中均出现父本阿里桑娜的特征带,说明杂种E是阿拉巴马和阿里桑娜的真正杂种。


甜樱桃新品种‘红玛瑙’
《北方果树 》 2013
摘要:‘红玛瑙’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历经10年,从‘红艳’芽变中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于2004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树姿直立,树势较强,枝条粗壮,节间较短,树冠紧凑。树干及多年生枝灰白色,皮光滑。花白色,每花序多为3朵花,花梗长3~5 cm。坐果率高,但自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