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超高产橡胶芽接树产排胶生理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超高产橡胶芽接树PB86接穗与砧木的产、排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株的砧木胶乳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硫醇含量、粗蛋白含量、镁/磷比值、蔗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pH值(6.5~7.4)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普通芽接树;而超高产株接穗胶乳的硫醇含量、粗蛋白含量、蔗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pH值等与对照株接穗胶乳之间无显著差异,无机磷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芽接树。说明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砧木具有高产特征,是超高产橡胶芽接树高产的成因之一。

关键词: 橡胶树 砧木 接穗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价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个部位中花的总黄酮含量最高(5.9mg/100g),苞片的总酚含量最高(14.91mg/g),生长点的皂苷含量最高(14.77mg/100g)。3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还原力和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且清除率和质量浓度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其中,苞片具有最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还原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生长点次之;3部位乙醇提取物的还原力均比没食子酸强。

关键词: 巴西蕉 花蕾 化学组成 提取物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生植物海马齿耐盐的生理特性

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盐生植物海马齿为研究材料,分别用淡水、1/4海水、1/2海水、全海水浇灌15 d和30 d,研究盐生植物耐盐的生理特性和机理。海马齿植物在低于1/2的海水浇灌时,植物生长旺盛,主要表现为叶片增大和变厚,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而全海水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在盐胁迫下,海马齿植物中Na+的含量叶中最高,茎中含量次之,根中含量最低。长时间盐胁迫时,海马齿植物根、茎、叶中的相对含水量与淡水浇灌相比,变化不大,叶中略有增加;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且可溶性糖的含量也比淡水浇灌的高。由此推测:海马齿植物主要以有机小分子作为渗透调节物质来维持细胞渗透压,在其耐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中Na+的毒害,并没有减少土壤中可被植物利用的可交换K+,反而使其增加,说明海马齿植物根部对Na+的吸收能力和Na+/K+交换能力非常强。海马齿植物耐盐性强,还表现为能阻止盐胁迫对植物细胞原生质膜的氧化损伤,不破坏植物叶片内叶绿素的合成,能基本维持植物茎、叶中K+和根、茎中Mg2+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盐生植物 海马齿 耐盐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氧化氮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O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及信号传递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从植物根系的生长、种子萌发、程序性细胞死亡、光形态的建成、气孔的关闭及抑制其开放、成熟和衰老等方面对一氧化氮(NO)作为植物激素下游的信号分子发挥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进而对NO与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以及乙烯的相互作用加以讨论,来阐明NO与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为NO与植物激素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植物激素 信号分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高效气刺微割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橡胶树高效气刺微割采胶新技术进行全面总结,为其他生产单位应用该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红卫队的气刺微割采胶新技术的7年(1999~2005年)生产性应用试验进行了总结,并对该技术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该项气刺微割新技术不仅可以省工省皮,而且使产量持续增加。尽管胶树排胶时间明显延长,但橡胶树体内的生理代谢反应亦表现正常,干胶含量仍较平稳。[结论]气刺微割技术是一项可行而又高效的新型割胶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橡胶树 气刺微割技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策略研究

商业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农产品营销渠道问题是农产品营销研究的重要问题。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立足海南热带农产品营销实情,阐述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及其绿色营销渠道的涵义,分析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海南热带农产品 绿色营销渠道 策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区农业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解决途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介绍我国农业信息供求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热带农业信息服务的十大模式,提出了解决热带农业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业信息 热区 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渣微生物降解及再利用研究进展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渣因其所含粗纤维经有效降解之后可以变废为宝,节省资源又保护环境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木薯渣再利用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一大热点,微生物降解是提高木薯渣利用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木薯渣降解再利用角度出发,综述了木薯渣的用途、降解机理以及温度、pH值、含水量等重要影响因素。阐明了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筛选有效降解微生物是提高木薯渣利用率的关键因素。同时展望了调制复合酶系在降解木薯渣纤维素上的应用,以及改造、合成以及重组降解酶以提高和推广木薯渣纤维素分解的必要性。

关键词: 木薯渣 微生物 纤维素降解 再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豇豆蚜虫和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2.5%吡虫啉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啶虫脒乳油、100g.L-1高效灭百可乳油、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豇豆蚜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选用480g.L-1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和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豇豆美洲斑潜蝇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d,2.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和100g.L-1高效灭百可乳油2000倍液对豇豆蚜虫防治效果均在95.76%以上,防效优良;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豇豆蚜虫的防治效果仅为29.79%~66.68%,防效很差。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对美洲斑潜蝇防效最好,药后3、7和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63%、94.10%和93.28%;其次是480g.L-1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药后3、7和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12%、69.15%和69.40%;其他几种药剂的防效均较差。

关键词: 豇豆蚜虫 美洲斑潜蝇 杀虫剂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僵菌致病力的制约因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绿僵菌生长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因子,为绿僵菌的制剂化应用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温度、pH值、紫外线以及杀虫剂等对绿僵菌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绿僵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且在pH值为6.2~6.6的环境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其在30 W的紫外灯下20 cm处,被照射15 min后失去活力,杀虫剂敌百虫对绿僵菌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但辛硫磷严重抑制绿僵菌的生长,要避免同时使用。[结论]温度、pH值、紫外线以及常用杀虫剂对绿僵菌生长过程均有影响。

关键词: 绿僵菌 抑制因素 菌落生长 孢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