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与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比较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南龙脑香热带雨林和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这两种森林类型在树种多样性与组成、群落外貌及群落动态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1)在树种多样性和物种组成上,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的树种多样性高于海南龙脑香热带雨林;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的优势种为假海桐和望天树,与海南龙脑香热带雨林的优势种截然不同。(2)在群落外貌上,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的全缘叶和常绿植物的比例较低,而纸质叶植物和小型叶植物的比例较高,反映出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具有旱生的特点。(3)在群落动态上,树种频率分布和直径分布表明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是较为稳定的森林群落,而海南龙脑香热带雨林建群种单一,物种分布很不均匀,群落处于演替的初期阶段。


菊花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菊花脑快繁技术体系,为菊花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菊花脑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5d后,能诱导出幼芽;1/2MS+6-BA0.5mg/L+NAA0.1mg/L培养基对丛生芽的增殖效果较好;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生根率达100%。[结论]菊花脑嫩芽组织的培养应该根据不同的发育期选择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


通过根套结构分析研究羽毛三芒草抗旱机制
《中国沙漠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沙生植物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抵抗外界干旱。作为典型沙生植物的羽毛三芒草,可以通过根分泌一些黏性物质形成一种根套结构从而具有较高抗旱性。研究过程中首先培养羽毛三芒草的无菌苗,然后以此为基础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羽毛三芒草的根套结构。结果表明,羽毛三芒草的根套是自身生长出的,并且具有腔室结构,腔室为一个密闭的独立空间并被连接带隔开成许多小室。羽毛三芒草可能通过其独特的腔室结构储存水分来应对沙漠的干旱环境。


杏仁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等方面,研究杏仁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杏仁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还原能力较强,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Fe2+的络合能力和脂质体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也较强,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因此,杏仁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抗氧化功效较强的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黄花青花菜杂种1代的离体繁殖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花青花菜杂种1代无菌试管苗茎段为材料,进行增殖、生根、移栽等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0.2 mg.L-1BA+0.01 mg.L-1NAA,增殖系数为2.95,苗质量等级为1.67;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2 mg.L-1IBA,生根率为94.45%,苗质量等级为3.00;长势良好的植株,株高4-5 cm,根数4-5条,根长2-3 cm,移栽至泥炭土∶蛭石∶河沙=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83.33%.


巴西橡胶树K~+通道蛋白基因HbKCO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成功地克隆了一个新的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K+通道蛋白基因并分析了其结构和表达特征。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1482bp,拥有1059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53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和聚类分析证实,该基因属于植物KCO家族,命名为HbKCO1(GenBank登录号为EU827609)。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HbKCO1在巴西橡胶树不同器官中均有表达,但叶片中表达量最高,茎次之,根、胶乳和树皮中的表达量最低;高钾、盐胁迫(NaCl)和Ca2+可以促进叶片中HbKCO1的表达,钾饥饿和ABA则起到抑制作用;胶乳中HbKCO1的表达几乎不受乙烯利(ET)和茉莉酸(JA)的影响。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K+通道基因 HbKCO1 表达分析 胁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