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宜昌市大气微塑料的分布、呼吸暴露及溯源
《环境科学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备受关注,但大气微塑料的来源和健康危害尚不明晰.为探究宜昌市不同功能区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和人体呼吸暴露风险,分析不同地区大气微塑料的可能来源,于2019年10~12月,采集和分析宜昌市16个观测点的大气微塑料样品,并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大气后向轨迹.结果表明,宜昌市大气微塑料有纤维状、碎片状和薄膜状这3种形状;透明、红色、黑色、绿色、黄色和紫色这6种颜色;尺寸最小的为10.42μm,最大的为4 761.42μm;平均沉降通量为(4 400±474)n·(m~2·d)-1;种类有:聚酯纤维(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聚酰胺(PA)、橡胶(Rubber)、聚乙烯(PE)、醋酸纤维素(CA)和聚丙烯腈(PAN)这7种.各功能区沉降通量依次为:城市居民区>农业生产区>垃圾填埋场>化工园区>城镇居民区.人体呼吸暴露风险评估模型表明,城市居民区成人和儿童每天大气微塑料摄入量(EDI)高于城镇居民区.大气后向轨迹模拟表明,宜昌市各区县大气主要受周边地区影响,部分大气微塑料可能来自周边地区的短距离运输.总的来说,宜昌市大气微塑料沉降通量较大,潜在的生态暴露风险较高,各区县部分微塑料可能经由大气短距离传输而来.该结果可为长江中游地区大气微塑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对大气微塑料污染的溯源和健康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气微塑料 功能区 分布特征 呼吸暴露 HYSPLIT模型 后向轨迹 来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仁用杏优系核仁外观品质性状评价
《北方园艺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龙王帽’与扁桃远缘杂交后代中选出的6个仁用杏优系为试材,测定各优系核仁的11个外观品质性状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仁用杏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1个性状变异系数为8.61%~35.96%,其中仁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单仁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之间密切相关,其中单核质量与核横径的相关系数最大,单仁质量与单核质量相关系数最大,出仁率与仁侧径、单仁质量、核形指数及仁形指数呈极显著相关,与核纵径、核横径、单核质量及仁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将11个性状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分别表征核、仁的大小、形态和产量,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66%,再依主成分分析结果对6个优系的11个性状进行综合评分,各优系按分值高低排序依次为YX1>YX6>YX2>YX4>YX5>YX3。


便携式黄曲霉毒素B1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智慧农业(中英文) 》 2023
摘要:为实现农副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现场快速检测,设计了一款基于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以STM32F103ZET6为核心处理器的便携式检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硬件检测设备和手机App两部分,二者通过Wi-Fi通信连接.硬件检测设备主要包括DPV波形生成电路、恒电位电路及微电流检测模块;上位机App在安卓环境下开发,主要完成信号采集、数据存储等任务.应用实验室自制的AFB1传感器,在0.1 fg/ml~100 pg/ml范围内系统可以对AFB1实现有效检测.标准溶液中的测试结果与电化学工作站CHI760e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7.37%.对加入不同浓度AFB1的花生油样品进行检测,以CHI760e检测结果为标准,回收率为96.8%~106%;对发霉程度不同的花生样品中进行测试,与CHI760e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7.10%.本便携式检测系统在农副产品中AFB1的现场快速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便携式系统 STM32单片机 差分脉冲伏安法 恒电位电路 Wi-Fi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开集猪脸识别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闭集猪脸识别模型无法识别训练集中未曾出现的生猪个体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开集猪脸识别方法,可实现开集猪脸图像识别,识别模型从未处理过的生猪个体。首先基于全局注意力机制、倒置残差结构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构建了轻量级的特征提取模块(GCDSC);然后基于高效注意力机制、Ghost卷积和残差网络设计C3ECAGhost模块,提取猪脸图像高层语义特征;最后基于MobileFaceNet网络,融合GCDSC模块、C3ECAGhost模块、SphereFace损失函数和欧氏距离度量方法,构建PigFaceNet模型,实现开集猪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GCDSC模块可使模型猪脸识别的准确率提高1.05个百分点,C3ECAGhost模块可将模型准确率进一步提高0.56个百分点。PigFaceNet模型在开集猪脸识别验证中的准确率可达94.28%,比改进前提高1.61个百分点,模型占用存储空间仅为5.44 MB,在提高准确率的同时实现了模型轻量化,可为猪场智慧化养殖提供参考方案。


基于特征增强的多方位农业问句语义匹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问句文本数据具有专业名词多、特征稀疏、语句规范性差等特征,难以深入挖掘句间交互关系.为改善农业相似问句的匹配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多方位农业问句语义匹配模型.模型通过共享参数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取上下文向量,分别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多维注意力机制增强农业问句文本语义推断特征和文本距离特征,通过多特征增强聚焦语义特征信息,将增强特征嵌入到多方位匹配函数中,从向量值、方向和元素等角度进行句间相似度对比,以捕获句子多样性特征.从农业问答社区导出农业问答文本数据,人工标注相似问句构建试验数据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特征增强的多方位农业问句语义匹配模型可以增强文本特征之间的交互,获取更多的关系特征信息,在构建的农业问句数据集上正确率及F1值达95.3%和97.3%,与其他5种问句语义匹配模型相比,效果提升明显.
关键词: 农业问句语义匹配 特征增强 自然语言处理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 》 2023
摘要:简述了乳酸菌可分为乳杆菌属、片球菌属、肠球菌属和乳球菌属等,其通过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增加抗氧化酶水平和调节微生物群来发挥抗氧化作用;介绍了乳酸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指出,随着我国绿色水产养殖的发展,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乳酸菌的有效性、特异性和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应筛选特异性功能菌株,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增强乳酸菌产品的功能,有针对性地使用乳酸菌产品,建立可持续、稳定、安全的水产养殖微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