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黄肉鲜食桃新品种‘美锦’
《园艺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锦’是‘京玉’桃自交育成的优质、黄肉、鲜食桃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16g,果面50%以上着鲜艳红色,可溶性固形物12.6%,离核,不溶质,耐贮藏。树势强健,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和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灰霉病菌对新型杀菌剂啶菌恶唑的敏感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河北省不同地区的95个灰霉菌菌株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并测定11个相对敏感菌株和3个相对抗性菌株对啶菌恶唑、嘧霉胺、速克灵、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灰霉菌菌株间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差异显著,EC50值在0.0693~3.0578μg/mL之间,平均为0.2045μg/mL,其中3个灰霉菌株EC50值分别为平均EC50值的7.97、13.06和14.95倍;啶菌恶唑与上述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之间的相关系数很低,不存在交互抗性。在无药PDA培养基上继代培养11代后,3个相对抗性菌株的敏感性明显提高,表明其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缓/控释肥料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分析我国化肥在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发展缓/控释肥料的必要性。通过对比国外缓/控释肥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论述了国内缓/控释肥料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走向及其需要重点攻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测定了2株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HJ4)和(X.bovienii HF22)及2株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F30-4)和(Pho-torhabdus sp.S21)对灰霉(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培养液对灰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稀释5倍的培养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0%~85%,稀释10倍的培养液抑菌效果仍达50%以上。其中HF22菌株效果最好,其稀释5倍的培养液抑菌效果可达84.92%;另外,滤液对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HJ4菌株效果最好,稀释5倍时达34.98%。HF22菌株的细胞10倍稀释液、滤液1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分别为74.19%和18.92%,可见其抑菌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用不同温度对HF22菌株的细胞、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滤液抑菌活性无影响,而其细胞能耐50℃处理10 min,但在70℃处理10 min时,其抑菌活性显著下降;HF22菌株的滤液经20 W紫外灯照射0.51、h时,对其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而细胞经紫外线照射0.5 h时其抑菌活性则显著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行山区核桃优质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09
摘要:1选地建园地要选择在光照充足,土层深厚(一般在1m以上),质地疏松、保水、保肥、透气性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pH值6.5~8.5,地下水位在2m以下,并具备灌溉条件。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过程中苹果茎水势和叶水势的变化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分别于8:00和15:00,对田间生长的4 a生苹果树在充分灌水后的22 d干旱周期内的茎水势和叶水势进行跟踪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充分湿润、中度水分亏缺及严重水分亏缺条件下上述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叶水势的变化幅度在0.2MPa左右,差异不明显;而午间茎水势则由土壤充分湿润时的-0.6MPa降至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时的-1.8MPa,下降了1.2MPa。在整个干旱周期中,午间茎水势的变化虽受日蒸发量的影响,但其变化趋势与土壤水势的变化趋势较一致。随着干旱的加重,午间茎水势与叶水势之差,即茎、叶水势梯度也出现极大变化。在土壤充分湿润时,茎、叶水势梯度高达1.5MPa;在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条件下,差异缩小为0MPa。研究认为苹果外围新梢水势及茎水势与叶水势梯度的变化对土壤水分亏缺的反应比叶水势的变化更敏感,因此较适宜作为衡量果树水分亏缺程度的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硼营养对黄冠梨品质和果面褐斑病发生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钙、硼营养对黄冠梨品质和褐斑病的影响,于幼果套袋之前进行叶面喷施0.3%H3BO4(B)、0.5%Ca-Cl2(Ca)0、.3%H3BO4+0.5%CaCl2(B+Ca)3次,每次间隔7d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果实贮藏前期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冷藏期间果皮褐斑指数;其中B+Ca处理效果最明显,并显著提高采收时单果重、果皮中Ca含量、Ca/Mg和Ca/K比值;Ca、B+Ca处理能降低果皮中可溶性酚含量;B处理显著提高果皮和果肉中的硼含量。这说明B+Ca处理能明显改善黄冠梨果实采收品质和贮藏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