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运用信息服务手段 促进科技成果推广

山西农经 2012

摘要:运用信息服务手段,可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网络平台推广模式、专家热线推广模式、科技自助餐推广模式、简报展牌推广模式、报纸等平面媒体宣传推广模式等为科技推广工作输入了新鲜血液,做到了信息化手段与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信息服务 科技推广 有机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公平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探析

山西财税 2012

摘要:我国自1980年9月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来,几经修订,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公平分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国家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对缩小个人收入的差距调节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如何使个人所得税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相适应,更好的发挥其调节作用,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缺失表现(一)分项税制难以实现税收公平我国目前实行的征收办法,将个人所得税分为工资、薪金所得、承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的思考与实践

山西农经 2012

摘要:分析制约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三大因素;提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四项原则;介绍山西省农科院科技推广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农技推广 制约因素 四个原则 实践经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区SF型日光温室结构设计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摘要: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采光性能、蓄热性能、保温性能、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介绍了高寒区SF型日光温室结构设计。

关键词: SF型日光温室 结构设计 高寒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除草剂加倍玉米单倍体的效率

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比较3种除草剂加倍玉米单倍体的效率,提出了利用除草剂加倍玉米单倍体的新方法。以先玉335、中农大4号和8607×8609三个基因型诱导的单倍体籽粒为材料,利用20、40、80和160μmolL1浓度的甲基胺草磷、炔苯酰草胺和氟乐灵作为加倍药剂,在单倍体植株生长到三叶期和五叶期时,用滴心法处理幼苗,选择有花粉的单株自交,收获后调查果穗加倍率;采用细胞学方法观察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和花粉的活性。结果表明,20~160μmolL1的3种除草剂对玉米单倍体加倍均有效果,加倍率在3.42%~26.32%之间。甲基胺草磷、炔苯酰草胺和氟乐灵的加倍率分别为4.29%~26.32%、3.85%~20.81%和3.42%~17.61%;其中80μmolL1甲基胺草磷的加倍效果最佳,使用80μmolL1甲基胺草磷处理3个杂交种的单倍体,平均加倍率分别为25.02%、20.13%和14.99%。方差分析表明,3个基因型间的单倍体加倍率均呈极显著差异,可见使用甲基胺草磷、炔苯酰草胺、氟乐灵可以提高玉米单倍体的加倍频率,但不同基因型单倍体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除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玉米强盛3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

种子科技 2012

摘要:强盛3号是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以自选系PS3为母本、141-038为父本进行组配,培育出的优质、多抗、紧凑、早熟型玉米新品种。于2008~2010年参加山西省早熟区区域及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羊肚菌人工栽培初报

中国食用菌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人工栽培小羊肚菌的可行性,以野生小羊肚菌为试料,设置3个母种培养基和3个原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发菌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M2和Y3在栽培小羊肚菌上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在相对湿度85%和强光照(10 000 lx)刺激48 h条件下,Y3培养基能够形成子实体。

关键词: 小羊肚菌 培养基 人工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下经济,兴林富民新路

山西农经 2012

摘要:林下经济对于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林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国内多个省份陆续出台了加快本省林下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林下经济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本文着重对于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和林下经济的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对山西省发展林下经济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推进我省林下经济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林业、提高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下经济 林下养殖 林下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虫剂对菜蚜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摘要:菜蚜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0%吡蚜酮和70%吡蚜酮WG对甘蓝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药后3~10 d的防效明显优于对照农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与对照农药3%啶虫脒EC和10%吡虫啉WP相当;持效期长,是防治甘蓝蚜虫的理想药剂,推荐有效使用剂量分别为81~117,84~126 g/hm2,在菜蚜发生初盛期及时喷雾施药。小菜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和氟虫双酰胺对小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药后2,5 d的防效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用药后7 d仍维持在90%左右,与对照农药1.8%阿维菌素EC的防效相当。建议在生产上使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150 g/L茚虫威EC和20%氟虫双酰胺WG防治甘蓝小菜蛾,有效使用剂量分别以30~37.5,33.75~40.5,30~45 g/hm2为宜,在小菜蛾低龄幼虫初盛期及时喷雾防治。

关键词: 菜蚜 小菜蛾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叶锦鸡儿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比较与定性检验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2

摘要:利用乙醇提取法、热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对小叶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提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提取是一种比较好的提取方法。以乙醇作溶剂来提取小叶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其中花中黄酮得率最高,达到2.16%,叶中次之,茎皮部最低。对小叶锦鸡儿黄酮类化合物作的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叶和花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和二氢黄酮类,茎皮部可能含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和查耳酮。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总黄酮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