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基因芯片分析小麦茎秆伸长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
《山西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研究小麦茎秆伸长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以郑麦9023为材料,采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比较了小麦茎秆拔节前期及后期基部茎节组织的基因表达谱。通过对拔节后期和前期的数据比较,以共同上调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为标准,找出了参与小麦茎秆伸长调控的候选基因172个(172个探针组);利用Affymetrix的NetAffx Analysis Center查询和NCBI的BLASTx分析,其中有29个基因已注释了功能;利用MIPS数据库将注释基因分为6类,包括转录、糖代谢、细胞组分生成、植物光合作用、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及钙离子结合蛋白。


对档案工作者职业修养的几点看法
《山西科技 》 2012
摘要:档案工作是经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档案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修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维护历史档案的真实面貌,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充分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玉米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
《山西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试验以生物量、磷积累量、根冠比以及磷的利用效率为指标,采用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36个玉米自交系苗期对低磷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对低磷胁迫的反应不同,对磷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存在差异,大部分自交系属磷低效不敏感材料;初步筛选出3个典型的玉米磷高效基因型材料478、太系113和丹340,2个玉米磷低效基因型材料P138和F349。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干旱、增产潜力大、抗病毒病、品质优良的晋豆19号大豆为材料,以子叶节、下胚轴、上胚轴、子叶、真叶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配比、接种方式等对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菌苗刚转绿的下胚轴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诱导愈伤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 mg/L 6-BA+1.0 mg/L 2,4-D;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NAA;诱导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5 mg/L NAA。各种外植体中,诱导频率高低依次为下胚轴、上胚轴、子叶节、子叶、真叶。


富含γ-氨基丁酸杂粮营养强化米的研制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2
摘要:γ-氨基丁酸(GABA)作为一种神经抑制性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存在于作物的胚部,具有抑制神经、抑制血压等生理功能。利用萌动期杂豆作物中γ-氨基丁酸的富集特点,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等技术,研制出富含γ-氨基丁酸及多种营养特色的营养强化米。


小叶锦鸡儿根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根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按极性梯度对粗提物进行液-液萃取获得4个组分,测定了不同极性组分总黄酮含量和各项抗氧化能力指标,并研究了各组分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根部粗提物和不同极性组分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粗提物、正己烷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和水层对DPPH.清除能力的EC50分别为0.68,6.12,0.23,0.07,2.23 mg/mL;不同极性组分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性,而DPPH.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果证明,小叶锦鸡儿根部不同极性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