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湿热灭菌对连作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土壤湿热灭菌,研究灭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灭菌处理后连茬(连续种植12 a)棉花死苗率降低26%,病株率降低43.0%。灭菌处理后,连茬棉花株高、干物质重前期增加,分别增加30%和26.2%,但后期减少,株高降低12.7%,地上部干物质重减少66.7%,地下部干物质重减少44.5%。土壤生物学因素不仅是导致棉花连作减产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养分循环,促进棉花生长的重要因素。


西北干旱区AM真菌多样性研究
《生物多样性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我国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等西北干旱区丛枝菌根(AM)真菌的资源与分布,我们调查了荒漠、草原、针阔叶混交林、草甸和绿洲农田5种植被类型中AM真菌类群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生态因子对AM真菌多样性特征的影响。在西北干旱区的26科60种植物的根区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6属40种,其中35个鉴定到种,5个鉴定到属。在调查区域内球囊霉属(Glomus)为优势属,G.claroideum为优势菌种。AM真菌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发生和分布规律明显不同: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只在荒漠中有分布,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在绿洲农田和荒漠中有分布,原囊霉属(Archaeospora)在草原、荒漠和绿洲农田中分布,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在草甸、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中有分布。研究观察到在绿洲农田和草甸中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这反映出在干旱区土壤水分条件可能是AM真菌发生和分布的重要制约因素。


奇台小麦生态区麦田杂草及其化除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调查,奇台县小麦田杂草有58种,隶属16科。出现频率最多、分布最广的杂草有野燕麦、稗草、灰绿藜、野荞麦和狗尾草。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筛选10余种除草剂新品种并取得良好效果。2004~2006年,奇台县推广除草剂新品种7 900 hm2次(11.85万亩次),分别占麦田杂草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的55.5%和58.5%,挽回产量损失约2.47×104t,增加收入约3.83×108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陆地型长绒棉品种改良型新陆中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从选育过程、品种特点、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陆地型长绒棉品种改良型新陆中9号,其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抗性强,最佳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收获株数18万株/hm2以上为佳,适合新疆早中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麦棉套作栽培区种植。


人工苜蓿草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西北旱地种植苜蓿对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和养分的影响,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探讨。种植苜蓿能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通气透水能力。苜蓿生长发育时需要大量消耗土壤水分,连续多年种植苜蓿会导致土壤干燥化;种植苜蓿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水平,降低土壤磷、钾含量。施肥既能平衡土壤养分又能增加产草量。


匈牙利农业及其植保技术研究与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近些年,匈牙利以加入欧盟为契机,积极调整国家农业政策,采取开放市场,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重视农业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和科技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植物保护方面,注重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和与环境友好防治技术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农药登记、授权和使用法规和植保技术应用体系。在农业市场化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匈牙利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保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