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蚕丝心蛋白基因导入早熟陆地棉新种质选育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植物基因工程是应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植物细胞内,从而使植物获得新的遗传性状。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蚕丝心蛋白基因(fibroin)导入到选定的受体材料新B-1和陆8中,以期获得较受体材料绒长、强力更好的棉花新种质新品种。通过对转入蚕丝心蛋白基因(fibroin)T2代阳性反应的50株阳性反应的转化后代植株的15项品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蚕丝心蛋白基因(fibroin)对棉纤维的衣分、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影响较大,对棉纤维的强力有一定的影响,对棉纤维伸长影响较小。


冬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钾肥利用率与钾肥资源优化管理——长期定位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长期定位试验表明:施钾肥能提高作物对钾素的吸收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冬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长期不施钾土壤钾素耗竭严重,土壤速效钾下降明显,氮磷钾化肥长期配施,土壤钾素仍有60%的亏缺,但对作物高产没有明显影响;长期配施有机肥土壤钾素实际盈余4.75%~61%,根据钾素允许平衡盈亏率-104%指标,这种盈余是不合理的,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及潜在环境风险,从养分资源优化管理的角度看,钾肥施用量应以补充土壤钾库消耗为标准。


新疆农田不同施肥区土壤昆虫群落丰富性与多样性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新疆国家灰漠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对10种施肥处理,即(1)撂荒(不施肥、不耕作、不种植,Aband.)、(2)对照(种植、不施肥,CK)、(3)施氮肥(N)、(4)施氮磷肥(NP)、(5)施氮钾肥(NK)、(6)施磷钾肥(PK)、(7)施氮磷钾化肥(NPK)、(8)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有机氮和化肥氮的比例为7﹕3)(MNPK)、(9)化肥用量增加50%配施有机肥(1.5MNPK)、(10)化肥配施秸秆(SNPK)与新疆灰漠土区农田土壤昆虫群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分离土壤(0~20cm)中的土壤昆虫,同时利用陷阱法收集活动在地表的各类土壤昆虫。【结果】两种方法共获得土壤昆虫4915只(未知标本128只),隶属9目33科。大型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在Aband.处理中分布最多,中小型土壤昆虫则分别在N和PK处理中分布最多;MNPK处理土壤动物组成最丰富,N处理土壤动物分布最均匀。农田土壤昆虫类群分布受施肥影响极其显著(X0.05(9)=23.38,P<0.005),Aband.区土壤昆虫群落与其它施肥处理土壤昆虫群落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法对土壤昆虫群落分类排序,则灰漠土土壤昆虫群落划分为5组,即NPK、MNPK、1.5MNPK和CK为一组,NP和PK为一组,NK和N为一组,SNPK和Aband.各为一组,表明土壤昆虫分布与肥料性质有关。主成分中前两个主成分解释总变量的98.51%,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了单施N肥和SNPK还田对土壤昆虫群落具有促进作用;第二主成分反映了1.5MNPK对土壤昆虫群落促进作用,表明施肥处理对土壤昆虫类群影响不平衡。【结论】新疆灰漠土区,肥料的种类与性质影响着土壤昆虫类群多样性与丰富性,且其影响具有不均衡性。
现代畜牧业指标体系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针对新时期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对现代畜牧业内涵、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畜牧业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和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现代畜牧业基本测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新疆现代畜牧业实现度进行测评,并与美国及内蒙古畜牧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现代畜牧业各指标与美国、内蒙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且区内12地州间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其差距集中表现在畜产品商品化程度、畜牧业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分析认为,新疆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必须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发展商品化生产,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率和生产水平。


绿色能源作物甜高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新疆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甜高粱属于C4作物,是普通籽粒高粱的一个变种,是一种新的饲料、糖料和能源作物,有“高能作物”、“骆驼型植物”、“三元作物”之称。在世界矿质能源愈来愈匮乏的情况下,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日益紧迫,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无疑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近年来,甜高粱在我国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北京、天津、河南等省市已推广利用。2003年拜城县引进甜高粱,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引种试种获得成功。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氮素施用量对新冬24号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氮素施用量对优质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90~270 kg/hm2,小麦施氮量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与蛋白质含量呈直线相关关系;增施氮素能显著提高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延长,湿面筋含量与面团稳定时间有增加和延长的趋势。施氮量在90~210 kg/hm2,增施氮素,面团弱化度、面团延伸度均升高,面团拉伸阻力、拉伸曲线面积增加;施氮量在210~270kg/hm2,增施氮素,面团弱化度、面团延伸度均降低,面团拉伸阻力、拉伸曲线面积均减小。


吐鲁番地区红枣的修剪与栽培管理
《现代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介绍了吐鲁番地区红枣的修剪及田间管理技术,针对吐鲁番特殊环境中生长的红枣树提出枣树幼龄期、结果期的整形修剪方法;枣头在夏季和冬季的不同修剪方法;枣树生长期间的土壤、肥料、灌水合理管理,可提高枣树的坐果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