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新疆引进甜樱桃品种及砧木类型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介绍了目前新疆引进国内外的12个优良大果甜樱桃品种和4个甜樱桃专用砧木类型,其中早熟品种5个,中晚熟品种7个,乔化砧木1个,矮化、半矮化砧木3个。

关键词: 甜樱桃 品种 砧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腐植酸对灰漠土棉田土壤钾素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腐植酸对棉田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腐植酸激活石灰性土壤固定态钾素的可行性,选择新疆北部典型灰漠土棉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可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缓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全钾含量;腐植酸提高土壤缓效钾含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棉花花铃期;与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降低了土壤供钾强度,但土壤钾素有效率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腐植酸 灰漠土棉田 钾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城盆地晚播冬小麦播期与播量试验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晚播冬小麦播期与播量试验表明,塔城盆地晚播冬小麦,在9月25~10月5日播种,播种量为21~25kg/667m2,小麦产量较好。

关键词: 冬小麦 晚播 播期 播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稻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2007

摘要:新稻16号产量高、米质优,一般产量在700 kg/667 m2以上,而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两年区试点11个,有9个点较对照增产。经多重比较和品种稳定性分析,表现出很好的稳产性。2005年区试小区平均产量810.4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10%;2006年区试小区平均产量788.9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5.41%。两年平均产量799.6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0.76%,达极显著水平。在米泉市种子站、伊犁州农科所、温宿县种子管理站、塔河种业试验站和莎车农技中心的5个试点上都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适应度达100%。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关键词: 新稻16号 选育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内主要农业气象因素变化特点初探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通过对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内光照强度、气温、土壤地温等主要农业气象因素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距离杏树越近,小麦生长空间的光照强度、气温越低,冠下区光照强度明显低于远冠区光照强度;杏麦间作田的光照强度、气温、地温均小于小麦单作田。

关键词: 杏麦间作 小麦 气温 光照强度 地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甜菜碱的吸附特性研究

生物技术 2007 CSCD

摘要:目的:阐明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甜菜碱的机理和特性,获得从甜菜废糖蜜中提取分离甜菜碱的工艺路线。方法:采用雷氏盐比色法测定甜菜碱含量,根据吸附等温线的图形拟合方程。结果: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甜菜碱是指数型的吸附等温线类型,并且可以与Freundlich方程很好地拟合。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从废糖蜜中分离甜菜碱,树脂动态吸附量最大为40mg/ml,吸附流速为40ml/min,盐酸洗脱浓度为1.5mol/L,洗脱速度为30ml/min进行解吸时,解吸率为33%,甜菜碱提取率为58%。结论: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甜菜碱的特性为从废糖蜜中提取分离甜菜碱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工艺操作简单、易行。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甜菜碱 吸附 废糖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低温β-半乳糖苷酶在低温下仍保持高酶活,而具有高活性的低温β-半乳糖苷酶应用于环境工程和食品行业,有着中温和高温β-半乳糖苷酶所没有的优越性,尤其在乳品工业,可在低温下水解乳糖,生产无乳糖乳制品,供乳糖不耐受者食用。而低温β-半乳糖苷酶因其具有的理论和应用上的双重意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微生物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现状,包括酶的微生物来源,分离筛选、分类特征、酶学性质、分子结构及定向进化,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低温β-半乳糖苷酶 低温微生物 基因工程 定向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匍匐石榴双层双扇形整形修剪光合作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新疆石榴广泛采用匍匐方式栽培,采用双层双扇形整形修剪后,匍匐石榴产量大幅度上升,果实品质明显提高。实验以千籽红石榴为材料,通过对光照强度、温度、树冠内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光合速率(Pn)测定,从光合特性的角度对双层双扇形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评价,并且为新疆石榴的整形修剪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新疆南部地区,光补偿点为57μmol/m2.s,石榴光饱和点约为1 500μmol/m2.s;35℃左右时光合速率(Pn)最高,CO2补偿点为72μL/L,饱和点约为1 000μL/L。匍匐石榴采用双层双扇形整形修剪后,明显改善了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水分利用效率(WUE)、树冠内CO2浓度(Ci)、树冠内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树体光合速率(Pn)都明显优于对照。

关键词: 匍匐石榴 双层双扇形 整形修剪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型水稻新品种新稻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2007

摘要:新稻17号(香稻)产量高、米质优,一般产量700kg/667m2以上,而且具有很好的稳产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两年区试点11个,有10个点比对照增产。经(Duncan`s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品种稳定性分析,表现出很好的稳产性。2005、2006年两年平均产量736.15kg/667m2,较对照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通过C.S.lin分析,在区试上都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适宜南北疆各稻区种植。

关键词: 新稻17号 选育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矮败小麦是以矮变1号小麦品种为标记性状供体,与太谷核不育小麦杂交育成,其矮秆基因Rht10与雄性不育基因Ms2紧密连锁,是理想的群体改良工具,十分有利于选出有突破性状的新品种及遗传背景丰富的优良育种材料。探讨利用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 新品种 优良性状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