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不同短季棉品种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短季棉豫早73、豫早06、豫早08、中棉37和中棉30的主茎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其单株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豫早06由于其叶片功能期Pn较高,且衰老慢,其叶片的Pn、Fv/Fm和ФPSⅡ日变化幅度又较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全天光合速率较高,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豫早73和豫早08,由于其叶片的Pn、Fv/Fm和ФPSⅡ日变化幅度比中棉30的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全天光合速率较高,而获得较中棉30显著高的产量;中棉37由于其叶片功能期Pn较高,且衰老慢,也获得较中棉30显著高的产量;中棉30由于其叶片光合性能相对较差,而产量最低。

关键词: 早熟棉 光合特性 单株产量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了分析仪器和测试技术在我国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具体应用,并阐述了小麦品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小麦 测试技术 品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酶制剂中羧甲基纤维素酶等5种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研究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饲用酶制剂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x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果胶酶5种酶活力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对DNS比色法测定5种酶活力的影响因素:底物水解的pH值、温度及时间等进行了选择试验,优化了分析条件。5种酶活力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22%~6.50%、7.90%~10.6%、8.70%~13.9%、3.00%~3.76%和7.11%。

关键词: 酶活力 DNS比色法 酶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质抗病高产棉-GS豫668

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6

摘要:GS豫668是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同年被定为黄河流域麦套棉区试组抗病试验对照种,2003年获得国家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补助.

关键词: 高产棉花 抗病性 GS 农作物新品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体质 综合农艺性状 黄河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Δ~(12)-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NAi原理构建花生Δ12-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hpRNA表达载体,以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获得高油酸/亚油酸比值的花生种质。根据花生Δ12-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序列(GenBank:AF248739)设计引物,以豫花4号花生品种DNA为模板,克隆了该基因的启动子及长度约500 bp的外显子片段,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成由自身启动子引导的花生Δ12-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反向重复片段RNAi载体pCAMBIA1301-Afad12Ri。

关键词: 花生 Δ12-脂肪酸去饱和酶 RNA干扰 发夹RNA 载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对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分析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nohe)是我国大豆的全国性主要病害之一。1号和4号生理小种是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以Essex×ZDD2315、Peking×ZDD2315、PI88788×ZDD2226、Peking×ZDD2226的P1、P2、F1、BC1F2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对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ZDD2315、ZDD2226对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主效基因控制,未发现多基因效应,且与Peking存在相同的抗病基因;抗性遗传表现组合特异性,Essex×ZDD2315组合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72.02%,PI88788×ZDD2226组合为2对显性上位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62.33%。对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为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ssex×ZDD2315、Peking×ZDD2315、PI88788×ZDD2226等3个组合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7.76%7、2.46%和53.2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4.48%、21.31%和35.77%;Peking×ZDD2226表现为2对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45.40%。抗性基因表现为隐性,育种上可以在早代选择。培育多抗品种应以抗4号生理小种为主要目标进行基因聚合。

关键词: 大豆[Glycinemax(L.)Merr.] 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抗性遗传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杂交制种技术体系

中国棉花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测定方法研究

饲料工业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蚜发生危害特点及小麦抗蚜性鉴定的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CSTPCD

比利时蓝白花肉牛重复超排试验

中国牛业科学 2006

摘要:为探讨多次重复超排的效果,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对9头比利时蓝白花供体肉牛共进行8次重复超排。结果累计生产可用胚胎349枚,平均每头次5.5枚。每批获可用胚胎数依次为38、45、37、42、55、50、43、39枚,可用胚数并未随超排次数的增加而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说明比利时蓝白花肉牛以3个月的间隔连续8次重复超排是可行的。

关键词: 蓝白花肉牛 重复超排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