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山东某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诊断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ELISA、PCR、RT-PCR及细胞培养等方法对山东某猪场流产、死胎及出生后几天死亡的小猪进行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2型(PCV-2),细小病毒(PP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五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检测,并应用ELISA猪瘟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为阳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均为阴性。根据结果判定该猪场发生猪瘟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其中以猪瘟感染最为严重。

关键词: 繁殖障碍 PCR 猪瘟 圆环病毒2型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熊蜂ISSR-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及其在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昆虫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 Pérez为实验材料,建立并优化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扩增多态反应体系,并运用ISSR标记和NTSYS聚类软件分析群内亲缘关系和亚家系组成。结果表明:在10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适宜终浓度为1×PCR缓冲液、0.3 mmoL/L反应底物、1.25μmol/L引物、3 mmol/L镁离子、2.5 U Taq酶和8.18~23.76μg/mL DNA模板。用此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小峰熊蜂基因组DNA进行ISSR-PCR扩增,能有效分析群内亲缘关系和亚家系组成。

关键词: 熊蜂 小峰熊蜂 ISSR-PCR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交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共显性判定玉米杂交组合父本效率分析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玉米杂交种(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之间的指纹相互关系,指出了SSR分析杂交种及其父母本指纹显示的可能类型,父母本之间的指纹、父母本互补的条带具有指示杂种优势的作用。在已知杂交种及母本的情况下,母本与杂交种相同的条带类型假设为n条,那么父本的筛选效率有1/2n;在已知杂交组合和父本指纹图谱的情况下,也可以准确推断母本的指纹图谱类型,得到全套相关亲本、杂交种的指纹图谱。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亲本 指纹图谱 SSR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

昆虫知识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用铁杉球Adelges tsugae Annand(Hemlock woolly adelgids)蚜卵、1~4龄若虫、成虫饲养斑翅肩花蝽Tetraphleps galchanoides Ghauri,研究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 Annand(Hemlock woolly adelgids)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反应,对球蚜密度的捕食干扰反应可能存在种内的干扰作用。对于同一发育期同一密度猎物,斑翅肩花蝽成虫或若虫在高密度条件下的日均捕食量均显著高于低猎物密度下的日均捕食量;而对于不同发育期不同密度猎物,斑翅肩花蝽在低猎物密度时对测定的铁杉球蚜6个不同虫态无明显选择性;在中、高密度时斑翅肩花蝽对测定的铁杉球蚜的不同虫态表现出明显喜好性差异,若虫最喜好食铁杉球蚜卵和1龄若虫,成虫最喜好食铁杉球蚜4龄若虫和成虫。为评价和利用斑翅肩花蝽对铁杉球蚜防治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斑翅肩花蝽 铁杉球蚜 捕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土地利用强度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的剧增,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农业系统产生影响,需要以一个共同基准对农业土地利用强度进行量化。该研究以北京远郊区县为例,将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数据用转换因子(能值转换率)转换到太阳能值,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方法来识别研究区的农业土地利用强度的特征和分类。提取了4个农业投入强度分量和6个产出强度分量,并分别综合成投入强度指数和产出强度指数。通过K-means聚类将农业强度分成6类,其中低投入中产出、低投入低产出类型分别占研究区的34%和27%。研究结果表明,PCA为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强度的总体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指标,并且能值方法可以将分析数据统一到一个共同的标准,使得本研究的结果更具有可解释性。

关键词: 农业土地利用强度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能值 北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间作对土壤和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量氮肥施用,易造成菜地土壤硝酸盐累积并引起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和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为降低菜田氮素累积及环境污染风险,采用根深差异蔬菜间作的方法,研究其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规律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选择根系较深的萝卜和根系较浅的芹菜进行间作种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作物的生长前期还是收获期,此种间作增加了0~20cm土层NO3--N含量,同时降低了20cm以下土层NO3--N含量,能够减少土壤中NO3--N的向下移动。从土壤NO3--N累积剖面分布规律看,间作区0~40cm土层NO3--N累积量高于单作区,而40~100cm土层NO3--N累积量低于单作区,间作区土壤0~100cm土层NO3--N总累积量减少,收获期分别比萝卜和芹菜单作区降低1.4%、9.0%。间作有降低萝卜和芹菜硝酸盐的趋势,而间作区萝卜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单作区,同时间作显著提高了萝卜产量,此种间作还能够减少氮素的表观损失。总之,合理搭配的蔬菜间作既能够增强土壤对氮素的保蓄能力,减少土壤NO3--N淋移,对蔬菜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正效应。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间作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供硼水平对番茄产量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番茄品种"中杂10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对番茄产量和果实风味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缺硼还是多硼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都显著低于正常硼处理;而MDA含量高于正常硼处理,产量下降。在品质方面,缺硼和多硼处理的果实酸度增加,甜度和Vc含量降低;果实中的活性物质番茄红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下降,果实的芳香物质种类也发生了变化。说明适宜浓度的硼是番茄高产、高质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番茄 产量 品质 活性物质 芳香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自然病例组织中的定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与H.E.染色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自然感染病例进行抗原定位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上皮组织细胞,也存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脑神经细胞等组织细胞中。[结论]HP-PRRSV毒株在自然感染病例中的细胞嗜性和组织嗜性有不同于以往毒株的特点。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自然病例 免疫组化 抗原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和葵花籽中精异丙甲草胺的残留分析

农药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仪检测。对葵花籽和土壤中的精异丙甲草胺进行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率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85.46%~97.76%,变异系数为0.87%~7.81%。精异丙甲草胺的最小检知量为1×10-11g,它在土壤、植株、葵花籽上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1mg/kg。

关键词: 精异丙甲草胺 葵花籽 气相色谱法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坝上草原退耕地植被不同恢复处理土壤种子库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坝上草原退耕地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恢复、浅耕处理和深耕处理3种不同恢复措施下,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种)大小为浅耕处理(18)>自然恢复(15)>深耕处理(14);自然恢复处理、浅耕处理和深耕处理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为23949粒·m-2、15746粒·m-2和10600粒·m-2,浅耕处理和深耕处理分别比自然恢复处理减少34.3%和55.7%;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密度的对应关系可用三次曲线来表示。土壤种子库间有较高的相似系数,但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植被恢复 坝上 恢复措施 人为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