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短舌熊蜂及红光熊蜂耐寒力的测定

昆虫知识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过冷却点和冰点为评价指标,对短舌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幼虫,蛹,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处女蜂王,越冬后的蜂王及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的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处女蜂王的耐寒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短舌熊蜂幼虫期耐寒力最低,其次是蛹,工蜂和雄蜂,处女王较高。耐寒力最高的是越冬后的蜂王,其含水量也最低。将短舌熊蜂与红光熊蜂的成年工蜂,成年雄蜂和处女蜂王三型蜂分别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红光熊蜂成年雄蜂与处女蜂王的耐寒力要比短舌熊蜂高。样本的湿重和含水量与过冷却点和冰点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短舌熊蜂 红光熊蜂 耐寒力 过冷却点 冰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玉米新品种京科青贮516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科516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适合做青贮的玉米新品种,母本为MC0303,父本为自选系MC30。该品种在适宜地区生物产量高、抗倒性强、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春播区作青贮玉米或作春播收获籽粒种植。

关键词: 玉米 青贮玉米 京科516 新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枯萎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onglutinans)引起的土传病害,属于中国新发病害,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北部夏秋甘蓝生产区的毁灭性病害,并且发病地域逐年扩大。抗病品种的使用是目前减少甘蓝枯萎病损失的最有效方法。而探索高效的甘蓝抗枯萎病鉴定方法以准确鉴定甘蓝种质资源的相应抗性基因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前期病原物分离和鉴定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来源于山西寿阳的强致病力株GLHW1作为病原,通过混合因子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3个接种方法,3个接种浓度及2个接种时期的接种效率及不同因素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接种效果的重要性影响依次为接种方法>接种浓度>接种时期,推荐给甘蓝育种者的接种程序是:在3叶1心期,将幼苗的根系浸入1×106cfu/ml孢子悬浮液中15min。

关键词: 甘蓝 枯萎病 抗病性 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诊断及其分子特点

畜牧与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分离毒株测序以及遗传演化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4个猪场剖检的4头猪进行分析。结果: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高热性传染病;病理学观察为非化脓性脑炎和间质性肺炎等多器官严重的病理变化;RT-PCR和病毒分离确定该疫情的主要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典型PRRSV感染不同的是:成年猪感染率达50%以上,病死率达80%以上;PRRSV分离株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属于PRRSV北美洲型,特别是PRRSV NSP2不连续缺失30个氨基酸,说明此次流行的PRRSV毒株可能为高致病性毒株。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 序列分析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居群马蔺抗旱性评价及生理指标变化分析

草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北方不同居群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采用温室苗期模拟旱境胁迫-复水方法,于干旱胁迫0,5,10,15,20,25 d和复水后5 d分别取样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REC)、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SPAD值、相对含水量(RWC)、植株相对生长率(RGR)等生理与生长指标,利用欧氏最大距离法聚类分析划分为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3个抗旱级别,研究其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显示,在连续干旱胁迫下,3个抗旱级别马蔺种质材料的REC、Pro和MDA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增幅表现为强抗旱<中度抗旱<弱抗旱,于胁迫前20 d三者间REC差异不显著,但胁迫到25 d时,呈显著差异(P<0.05);于胁迫前15 d三者间Pro、MDA差异不显著,但胁迫到20和25 d时,差异均显著(P<0.05)。3个抗旱级别种质的叶绿素SPAD值和RWC呈逐渐下降趋势,降幅表现为强抗旱<中度抗旱<弱抗旱,分别于胁迫到20和25 d达到显著差异(P<0.05)。复水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关键词: 马蔺 抗旱性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病虫害防治本体模型构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当今网络信息环境下,本体的构建和应用成为信息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一个重要原因是机器可以理解使用本体表达的知识体系,从而可以开发相应的智能推理系统。将本体理念与技术引入植保领域,从植物病虫害领域知识的特点出发,研究该领域概念间关系,以中图法和叙词表为基石构建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本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OWL语言对其进行形式化描述,为促进植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共享、复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领域本体 植物保护 本体构建

玉米茎秆耐穿刺强度的倒伏遗传研究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沈单16和郑单958玉米单交种构成的六世代群体为材料,利用自行设计的玉米茎秆穿刺仪,对玉米地上第三茎节中部椭圆形短轴垂直于茎秆进行穿刺,测定玉米茎秆穿刺阻力。通过P1、P2、F1、F2、BC1和BC2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以玉米茎秆穿刺阻力为性状,研究控制玉米茎秆倒伏性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两个单交种的F2分离世代群体均呈双峰分布,BC1和BC2群体分离世代呈多峰分布,说明玉米茎秆耐穿刺性遗传为多基因数量性状控制,且符合1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即D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为34.5%~45.7%,多基因遗传力41.6%~56.3%,两者在控制玉米茎秆耐穿刺遗传特性上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抗倒伏性状的有效选择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茎秆 穿刺 抗倒性 遗传

珍珠龙工厂化养殖试验及养殖效益分析

水产科技情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总结了珍珠龙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并分析了其养殖经济效益。6500尾4~5cm的珍珠龙鱼种经5个多月的试验养殖,驯化成活率为93.3%,总成本支出28.4万元,收入34.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22,共盈利6.3万元。从养殖效益上看,珍珠龙的工厂化养殖具有低风险、高效益的特点,养殖前景广阔。

关键词: 珍珠龙 工厂化养殖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植被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然降雨条件下,以裸露坡地为对照,研究两种人工植被玉米与草地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雀麦地建植1 a以后,越年7月份覆盖度可达75.6%,是同期玉米地的1.7倍,8月份高度、密度、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且1个生长季内的地上生物量可达4 238.0 kg/hm2,0-30 cm地下生物量为4 991.4 kg/hm2,是玉米地的5.5倍。人工植被建植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入渗率,降低坡地水土流失,2007年草地雀麦地表年径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为14 528.9 m3/km2和77.9 t/(km2.a),保水、固土能力达到87.5%和98.9%,是玉米地的1.7倍和1.1倍,与玉米地相比,水土保持效果更好。同时,不同植被次地表径流流失防治效果受降雨影响较大,降雨量与降雨强度越大,草地防治效果越明显,且草地建植与玉米种植相比,次土壤侵蚀防治效果更加稳定,有利于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

关键词: 自然降雨 人工植被 水土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番茄溃疡病的发生

中国蔬菜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北京地区番茄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psp.Michiganensis(Smith)Davis et al.〕最早发现于1980年6月14日。当时正在开展"北京蔬菜病害调查"工作,北京市朝阳区植物保护站的同志带领笔者到太阳宫公社八队去看了番茄上出现的这种新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