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新品种晋单80号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推广
《作物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晚熟玉米品种晋单80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T14-3B为母本,以X1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52 500株/hm2,一般产量为9 000~12 000 kg/hm2,高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4 578 kg/hm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不同浓度硫、硒处理对茎瘤芥营养元素吸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土壤施用不同浓度的硫(S)、硒(Se)处理,研究其对茎瘤芥13种矿质元素吸收积累及其对膨大茎营养品质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和膨大茎的硫浓度随着硫浓度的增高而增加,硫硒浓度的低比率(S/Se=17,S 50 mg.L-1,Se 3 mg.L-1)更有利于叶片和茎中硒的积累,同时也促使无机硒向有机硒转化。硫、硒素不同浓度处理主要影响茎瘤芥膨大茎中磷、钾、硫、硒、钼、钙和铁等7种矿质元素吸收,其中膨大茎中有机硒含量与磷、钾、硫、硒含量呈正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磷、钾、硫、硒、钙、铁元素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除与钼元素呈负相关外,与其余的磷、钾、硫、硒、钙、铁均呈正相关。综合分析,S50Se(1S50 mg.L-1,Se 1 mg.L-1)处理为较合理的土壤施用量。


猪精子体外获能的研究概况
《猪业科学 》 2012
摘要:精子获能现象的发现大大促进了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精子体外获能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加深了人们对精子获能机理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提高了精子体外获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就当前猪精子体外获能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希望能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所启示。


麦茬复播番茄栽培技术
《蔬菜 》 2012
摘要:介绍了山西省夏县麦茬复播番茄栽培技术,对麦茬复播番茄的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尤其是对番茄穴盘育苗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麦茬复播番茄提供技术参考。


拮抗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2
摘要:本文从拮抗菌的筛选途径、抑病机理、效果影响因素、遗传改良及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阐明了拮抗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应用的重要作用。


山西部分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研
《山西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猪伪狂犬病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死亡并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查清山西该病流行情况,对山西11个地市58个规模化种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研。结果表明,山西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广泛存在,用PCR试剂盒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是朔州,为28.57%,最低的地区是晋中,为2%,平均为9.12%;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感染gE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朔州,为14.86%,最低的地区是吕梁,为1%,平均为3.20%;山西大部分种猪场都免疫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其疫苗免疫gB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晋城,为94.82%,最低的地区是长治,为41.26%,平均为79.33%。调研查明,山西种猪场普遍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但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该病的防疫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其流行。


冬季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污染物与猪呼吸道病相关性试验研究
《养猪 》 2012
摘要:养猪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去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已基本上被规模化养殖所替代。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猪场舍区空气环境成为猪生命个体成长最为密切的外部因素,对猪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各类疫病的发生、发展形成最为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冬季,养猪业的集约化密闭式饲养普遍兴起,猪舍空气污染问题就凸显出来,冬季圈舍因气候寒冷需要增温


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50份常用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0份高油自交系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糖(WSC)和粗蛋白(CP)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各性状自交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WSC含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34.23%。WSC与NDF、ADF极显著负相关,NDF与ADF含量极显著正相关。高油系表现为高WSC、CP和低NDF、ADF含量,总体上高油系秸秆品质优于普通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