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猪精子体外获能的研究概况

猪业科学 2012

摘要:精子获能现象的发现大大促进了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精子体外获能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加深了人们对精子获能机理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提高了精子体外获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就当前猪精子体外获能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希望能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精子 体外获能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丰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8744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摘要:根据性状互补和累加的亲本配制原则,以晋麦62号为母本、98-616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使目标性状得到有效组合。早代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高代采用测产、选穗、田间农艺性状和室内籽粒性状考察相结合等方法,使杂种基因型的各种性状得以充分表达和有效选择,使育成品种长8744具有抗旱丰产、稳产广适、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

关键词: 小麦 长8744 选育方法 水旱交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茬复播番茄栽培技术

蔬菜 2012

摘要:介绍了山西省夏县麦茬复播番茄栽培技术,对麦茬复播番茄的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尤其是对番茄穴盘育苗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麦茬复播番茄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麦茬复播 番茄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丹草的特性及生产管理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摘要:高丹草具有耐旱、耐瘠薄和光合效率高的特点,在我国各地均可推广种植,其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土地及水资源的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高丹草的生长特性、营养价值及种植管理技术进行阐述,给种植户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丹草 特性 营养价值 生产管理 氢氰酸 畜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

摘要:本文从拮抗菌的筛选途径、抑病机理、效果影响因素、遗传改良及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阐明了拮抗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应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果蔬 采后病害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部分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研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摘要:猪伪狂犬病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死亡并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查清山西该病流行情况,对山西11个地市58个规模化种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研。结果表明,山西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广泛存在,用PCR试剂盒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是朔州,为28.57%,最低的地区是晋中,为2%,平均为9.12%;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感染gE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朔州,为14.86%,最低的地区是吕梁,为1%,平均为3.20%;山西大部分种猪场都免疫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其疫苗免疫gB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晋城,为94.82%,最低的地区是长治,为41.26%,平均为79.33%。调研查明,山西种猪场普遍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但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该病的防疫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其流行。

关键词: 山西 猪伪狂犬病 分子流行病学 调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污染物与猪呼吸道病相关性试验研究

养猪 2012

摘要:养猪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去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已基本上被规模化养殖所替代。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猪场舍区空气环境成为猪生命个体成长最为密切的外部因素,对猪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各类疫病的发生、发展形成最为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冬季,养猪业的集约化密闭式饲养普遍兴起,猪舍空气污染问题就凸显出来,冬季圈舍因气候寒冷需要增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秸秆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50份常用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0份高油自交系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糖(WSC)和粗蛋白(CP)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各性状自交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WSC含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34.23%。WSC与NDF、ADF极显著负相关,NDF与ADF含量极显著正相关。高油系表现为高WSC、CP和低NDF、ADF含量,总体上高油系秸秆品质优于普通玉米。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秸秆 品质性状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萘乙酸壳聚糖包衣对大白菜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摘要:2 a的试验表明,用8个不同浓度萘乙酸和0.177 mm食品级壳聚糖混合液包衣太原二青B粒径等级种子,当年播种后出苗效果高于拌种对照或普通对照的出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的抗逆性,出土幼苗生长正常,无药害。但考虑到包衣种子在贮存1 a后的出苗效果,每10 g种子可选用0.035~0.297 mg的萘乙酸与适量0.177 mm食品级壳聚糖包衣大白菜种子。

关键词: 萘乙酸 壳聚糖 包衣 大白菜种子 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铅、铜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谷子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4种基因型谷子幼苗对Pb2+、Cu2+胁迫的生长响应、DNA损伤及吸收积累、迁移特性。结果表明,D2-8、安06、黄米和朝谷幼苗对Pb2+、Cu2+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为0.87、0.81、0.78、0.71和0.96、0.97、0.79、0.74。在400 mg/kg Pb2+、Cu2+浓度下,4种谷子幼苗叶绿素a、b总量分别为对照的33.3%、52.6%、37.5%、49.4%和113.5%、72.3%、51.9%、75.6%,而叶绿素a/b值均高于对照。Pb2+胁迫下4种谷子幼苗中可溶性蛋白质和DNA含量随浓度升高逐渐下降,Cu2+处理组则表现为低浓度(≤100 mg/kg)的促进和高浓度(≥200 mg/kg)的抑制效应。4种谷子幼苗的DNA增色效应值在Pb2+、Cu2+胁迫下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Pb2+对朝谷和D2-8的增色效应影响较大,而Cu2+对朝谷和安06的影响最为明显。D2-8和朝谷对Pb2+、Cu2+的吸收富集能力高于安06和黄米,D2-8和安06对Pb2+、Cu2+的转运能力大于朝谷和黄米。总体来看,Pb2+对谷子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和遗传毒害效应大于Cu2+,4种基因型谷子对Pb2+胁迫的耐性顺序为安06>D2-8>黄米>朝谷,对Cu2+的耐性顺序为D2-8>安06>朝谷>黄米。

关键词: 谷子 Pb、Cu胁迫 生长响应 生理生态特性 积累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