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树植物化感作用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到目前为此,尚未见红树林区发生赤潮的报道;红树林不发生或极少发生赤潮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红树林对污水具有净化功能,同时对其它植物存在化感作用。比较了几种红树植物粉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效应,研究了红树粉及其水浸液、红树根系分泌物(无土栽培营养液)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粉、红树粉水浸液、红树根系分泌物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红树植物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存在化感作用,化感作用的强弱与红树总酚的含量不成正比,可能存在其它化感物质同时起作用。提示某些红树植物中存在抑藻物质,并能分泌到植物体外(主要通过根分泌),抑制赤潮藻类大量繁殖,对赤潮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6种臂形草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对Mulato臂形草、Mulato2号臂形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湿生臂形草、Abundance珊状臂形草6种臂形草属牧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3a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6种臂形草均能适应试验区气候条件,热研6号臂形草和Mulato臂形草表现最优,产量分别达到33318kg/hm2和32483kg/hm2,营养期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12.64%和11.7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台农6号菠萝果实中的糖分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台农6号菠萝果实中糖分含量的方法。以90%乙醇作为提取液,色谱柱为CHO-820(钙型)糖柱(300mm×7.8mm),柱温90℃,流动相为超纯水,流速0.5ml/min,进样体积10μl,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菠萝果实中的糖分。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9%~0.85%,相关系数在0.9998以上,加标回收率为98.84%~100.6%。台农6号菠萝果肉含糖量与成熟季节有关,夏季果(7月成熟)和秋季果(9月成熟)含蔗糖最高,其次为葡萄糖和果糖,冬季果葡萄糖含量最高、蔗糖含量最低。


金属离子对椰花汁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以新鲜和发酵椰花汁为实验材料,研究新鲜和发酵椰花汁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和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以及加入Cu2+、Fe2+、Fe3+、Zn2+时对其能力的影响,以原儿茶酸为对照。结果表明,新鲜和发酵椰花汁对于超氧阴离子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对于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比较弱。加入Cu2+、Zn2+对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提高作用较为显著,而Zn2+能够显著的提高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


番木瓜eIF(iso)4E基因克隆及其结构和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IF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家族基因在多种病毒侵染植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用RT-PCR和RACE方法在番木瓜中克隆了cDNA全长为995bp的eIF4E异构体基因,命名为CP-eIF(iso)4E(GenBank登录号为FJ595992)。其编码的蛋白含有206个氨基酸,蛋白一级结构中的活性部位位点高度保守,三维结构中可能的抗性位点位于帽结合区域(cap-binding pocket)表面。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CP-eIF(iso)4E在番木瓜叶片中表达较弱,在花瓣中表达最强。
关键词: 番木瓜 eIF(iso)4E 结构分析 基因表达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树林放线菌DNA的(G+C)mol%含量
《生物技术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放线菌的(G+C)mol%,并就有关分析条件和DNA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以Escherichia.coli DH5α作为标准菌株,实验室分离鉴定的8株红树林放线菌作为待测菌株,采用流动相为20mmol/LKH_2PO_4缓冲液(pH 5.6):甲醇(体积比90:10),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分析时间15 min对4种碱基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标准碱基溶液的pH值、流动相的组成和pH值是影响各碱基色谱峰分离和峰形的主要因素。在优化选择的条件下测定,DNA碱基分离效果好,无杂峰干扰,以峰面积计算得到标准菌株Escherichia coli DH5α的(G+C)mol%为54.9694%与已经报道的差异不显著;待测菌株的(G+C)mol%均在菌株所在科或属下的(G+C)mol%范围内;采用酸水解放线菌的DNA可缩短鉴定时间,步骤简明。实验结果充分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放线菌(G+C)mol%快速、准确、结果稳定,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一种可靠方法。


牛大力藤叶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牛大力藤叶片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共鉴定了41个化学成分(除豆甾醇外,其余40个化学成分在该植物中属首次报道),其相对含量为81.22%。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维生素E(11.52%)、亚麻酸乙酯(10.26%)、γ-谷甾醇(8.53%)、棕榈酸乙酯(8.23%)、叶绿醇(7.00%)、亚麻酸甲酯(5.04%)、亚油酸乙酯(4.13%)、亚油酸(4.09%)和植二烯(3.89%)。
关键词: 牛大力藤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成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