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7889条记录
基于AMMI模型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基于更合理的欧氏距离值Di和Dj 的计算方法 ,利用AMMI模型分析了广东省 1 999年晚造杂交稻弱感光组区试试验数据资料 ,结果表明 ,就品种稳定性而言 ,博优 880、博优 998、博优 6 1 1等 3个组合具有较好的品种稳定性 ;就区域试验点对品种的判别力而言 ,新兴、阳江和惠来等 3个试点则具有较强的品种判别力 ,是较为理想的水稻弱感光组区域试验点

关键词: 水稻 AMMI模型 品种稳定性 区域试验点 判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子叶和下胚轴的离体培养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果汁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桑椹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通过试验设计确定了产品的配方和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桑椹 果汁饮料 工艺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营养对大青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素供应水平和氮钾配施对大青菜植株 1 0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素供应水平对植株氮、磷、钾、钙、铜、锌、铁、硼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在配施钾肥的情况下还影响镁的含量 ;施钾能显著影响植株的钾、锌含量 ,而对其他 8种元素影响不大。

关键词: 大青菜 氮钾营养 矿质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寄生小菜蛾的赤眼蜂蜂种选择II.几种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繁殖潜能评价

昆虫天敌 2001 CSCD

摘要:通过组建几种不同来源的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短管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繁殖能力最强 ,内禀增长率为 0 .3664和 0 .3435,具有室内大量生产的潜力 ;碧岭赤眼蜂和特氏赤眼蜂的繁殖能力较强 ,其内禀增长率为 0 .3440和 0 .2 95,是在室内保种和繁殖的合适寄主 ;卷蛾分索赤眼蜂繁殖能力较差 ,内禀增长率为 0 .2 60 9,米蛾卵不是其室内大量繁殖的最佳中间寄主。

关键词: 小菜蛾 米蛾 赤眼蜂 分索赤眼蜂 实验种群生命表 繁殖潜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产生机理及克服方法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结合近几年研究的新进展 ,从多酚氧化酶 (PPO)的定位、性质及其底物出发 ,论述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的机理 ,认为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 ,即由多酚氧化酶催化多酚类物质生成褐色物质所致 ,褐变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酚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讨论了褐变的影响因子 ,提出了克服褐变的方法。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多酚氧化酶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对非宿主细胞的病理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 CSCD

摘要: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克隆株 G1、 G3、 G4及 SeNPV1感染 SpIm、 BmN4和Ld652y细胞后,均能引起细胞凋亡现象。 SpIm细胞感染96h后,大部分细胞死亡,形成葡萄状小泡,但能在个别细胞中形成病毒多角体;BmN4细胞感染48h后,细胞内颗粒状物质增多,72h后全部死亡,脱壁上浮;Ld652y细胞被 G3及 SeNPVl感染72h后解体成颗粒状,而G1、 G4只能令部分细胞死亡。 Westreren Blot及Slot Blot分析表明:SeNPV克隆株能在SpIm及BmN4细胞中复制病毒DNA,且能在SpIm细胞中形成多角体蛋白,但不能在Ld652y细胞中复制DNA。

关键词: SeNPV 克隆株 非宿主细胞 病理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主要番茄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选取不同致病力的番茄青枯菌菌株 ,就广东生产上栽培的主要番茄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对于致病型Ⅰ的代表菌株 (ZC -1 ) ,除年丰、穗丰和益丰 3个品种表现为耐病外 ,其余 6个品种均表现为感病 ;而对于致病型Ⅳ的代表菌株 (SS -6) ,丰顺、大丰顺、新星 1 0 1、年丰、益丰和穗丰均表现为高抗 ,金丰 1号表现为中抗 ,红宝石和益农 1 0 1表现为感病。

关键词: 番茄 品种抗性 茄科青枯菌 青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寄生小菜蛾的赤眼蜂蜂种选择Ⅰ.几种赤眼蜂对小菜蛾的寄生潜能评价

中国生物防治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组建不同来源的几种赤眼蜂在小菜蛾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拟澳洲赤眼蜂和短管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能力最强 ,内禀增长率分别为 0 .4331和 0 .3896 ,是防治小菜蛾的优良蜂种。卷蛾分索赤眼蜂对小菜蛾卵也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内禀增长率为0 .30 76 ,可进一步进行室内繁殖和田间试验。特氏赤眼蜂和新发现的碧岭赤眼蜂对小菜蛾的寄生能力较差 ,其内禀增长率只为 0 .2 0 81和 0 .1 36 2 ,不适合作为防治小菜蛾的蜂种

关键词: 小菜蛾 赤眼蜂 分索赤眼蜂 实验种群生命表 寄生潜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