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山东、湖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信息服务差异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总结山东、湖北和宁夏三省区农村信息服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各省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指标数据,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三省区在农村信息服务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山东省和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普及程度等方面较宁夏地区相对优越。研究结论是:信息化发展环境是农村信息服务的关键,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农村信息服务环境。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倡导企业参与和市场化运作,不断加强地区基础网络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消费水平,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 信息服务 差异性 农村 山东 湖北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采摘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英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菠萝自动化收获,以减轻劳动负担、降低收获成本、提高收获效率,该文根据菠萝的生长特性,确定采用 2个步骤将菠萝摘取的方案:首先,手爪从水平方向将菠萝抓稳,然后通过旋转将菠萝掰断。按照本方案,设计的菠萝自动采摘手爪包括手部抓取机构,手部驱动机构和手部旋转机构 3 部分,分别实现对菠萝的抓取和掰断功能,并设计了以 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控制 2 个步进电机。通过采摘试验,表明该机构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菠萝的采摘,确定手部旋转机构的旋转角度为 180°,抓取时间为 21~24 s。该研究可为田间菠萝采摘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计 试验 机器人 机械手 菠萝采摘 AT89C5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鲤酪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不同锦鲤品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色素控制基因与体色分布的关系,实验用分子克隆技术得到了锦鲤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cDNA基因序列,并利用半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酪氨酸酶基因在锦鲤不同品系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实验得到了长约1 779 bp锦鲤酪氨酸酶cDNA基因,其包括长1 60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535个氨基酸。cDNA、蛋白水平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都表明酪氨酸酶在鱼类间的保守性要高于鱼类与其他脊椎动物间的保守性。半定量分析研究显示,酪氨酸酶基因在皮肤、肝、心、脑和眼中都有表达,其中眼部和黑色皮肤表达最高,其次是脑,红色和黄色皮肤,肝和心的表达最低。不同品系同组织间眼、肝、心、脑的酪氨酸酶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皮肤中有差异表达,黑色皮肤表达最高,其次是红色和黄色皮肤,在白色皮肤中也有少量表达。酪氨酸酶基因在非黑色组织中有较高表达可能与存在多种形式酪氨酸酶有关,也有可能非黑色素细胞能转化为黑色素细胞。

关键词: 锦鲤 酪氨酸酶基因 半定量分析 黑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土壤水分含量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表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验探讨了植物的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实验利用Y-形光纤探头获取了植物在450nm LED光源照射下所发出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同时利用TDR传感器测量土壤湿度。实验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持续水分胁迫和间歇水分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光谱743nm附近波峰的变化,结果发现,波峰强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具有相关性。最后,利用Lorentzian方程,将持续水分胁迫下的土壤含水量与叶绿素荧光强度进行建模,发现所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说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土壤水分的测量。

关键词: 激光诱导叶绿素光谱 土壤水分测量 节水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双线性插值的鱼眼图像校正方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 CSCD

摘要:鱼眼镜头具有大视场、短焦距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不同的领域。由于鱼眼镜头成像存在较大的畸变,目前主要用来目标监测,在目标物体的识别方面应用得很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球面透视投影约束的鱼眼图像校正方法,并用双线性插值法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填充,为鱼眼镜头在目标物体识别跟踪方面的应用做了准备工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很好地对鱼眼图像畸变进行校正,且校正后的鱼眼图像符合人的直观感觉,真实感较强,图像边缘清晰。

关键词: 鱼眼镜头 球面投影 标定 校正 双线性插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架栽培草莓采摘机器人系统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草莓采收自动化水平,针对高架栽培草莓设计了自动采摘机器人系统,其采用无线遥控和语音提示相结合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对机器人本体两侧果实同时进行采摘。该系统采用机器视觉和声纳测距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自主导航,通过双目视觉相机对果实进行识别和空间定位,由关节型机械臂操纵末端执行器进行定位。系统末端执行器采用果实吸附、果柄夹持和电热切割的方式对果实进行柔性操作。针对系统控制方案,制定了采摘机器人系统作业流程,并对机械臂末端运动路径节点和时间节拍进行规划,防止与周围环境发生运动干涉,保证机器人作业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草莓采摘机器人系统末端定位平均误差小于2.2mm,单次采摘作业平均耗时10.99s。

关键词: 草莓采摘机器人 高架栽培 机器视觉 柔性末端执行器 运动规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进水容积负荷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考察进水容积负荷对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采用Jasco FP-6500三维荧光光度计对EPS进行了荧光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水容积负荷为8.63 kg COD/(m3.d)时,EPS质量浓度为75~80 mg/L,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得到两条独立清晰的类蛋白荧光吸收峰。当进水容积负荷为18.5 kg COD/(m3.d)时,EPS质量浓度为(89.52±0.46)mg/L,蛋白质质量浓度为26.45~28.9 mg/L,多糖质量浓度为(9.38±0.35)mg/L,荧光峰强度显著增加。高容积负荷导致EPS质量浓度增加,组分未发生变化。当进水容积负荷为3.73 kg COD/(m3.d)时,EPS质量浓度为(69.8±1)mg/L,蛋白质质量浓度为22.02~29.05 mg/L,多糖质量浓度为(5.34±0.6)mg/L,荧光峰强度减弱。低进水容积负荷导致EPS质量浓度较低。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容积负荷 污水处理 荧光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生态适宜性定量化评价方法及通用工具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研究了作物生态适宜性定量化评价方法。针对环境适宜程度的量化问题,提出了四基点生态距离计算方法,模拟了限制性因素及一般性因素的区别;在评价结果分级中,提出了二次阈值方法,将生态学意义清晰与不清晰的部分进行分离;提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过程的数字化表达方法。在以上3项工作的基础上,研发了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工具软件。以北京市冬小麦适宜性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和工具可以容纳主要的评价因子及主流的评价算法,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 生态 环境 工具 作物生态适宜性 生态距离 二次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烹调对罗非鱼主要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烹调后罗非鱼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罗非鱼经清蒸、微波、微波烤、烤箱烤、油煎及高压油煎6种烹调处理后其基础营养成分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鲜罗非鱼中蛋白质、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50%和1.92%,n-3脂肪酸质量分数为6.3%。烹调后各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而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均有所升高,其中清蒸烹调后水分的质量分数最高,为72.47%,而脂肪的质量分数最低(3.42%);油煎罗非鱼中脂肪的质量分数最高,高压油煎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最低。经烹调后m(n-6脂肪酸)∶m(n-3脂肪酸)均有所上升,但以清蒸和高压烹调的罗非鱼n-3脂肪酸保存率最高,m(n-6脂肪酸)∶m(n-3脂肪酸)值最低。

关键词: 罗非鱼 脂肪酸 营养成分 烹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统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1996—2009年间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县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部分县域人均GDP处于极端高水平;1996—2009年间,县域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增大而相对差异波动性缩小,省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均GDP空间自相关显著,经济发展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集聚特征增强。基于1996年各县人均GDP及1996—2009年间人均GDP增长差异,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中等增长较快型等6种类型。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空间分异 空间自相关 环渤海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