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低功耗远程墒情自动监测站设计

节水灌溉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快速获取土壤墒情,满足农田土壤信息监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以太阳能供电的低功耗远程墒情监测系统。系统终端以C8051F040单片机和SIM900A模块为基础进行设计,采集4层深度土壤温度、4层深度土壤湿度以及多种气象信息,利用GPRS网络和短信方式进行墒情数据的自动监测和无线传输。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耗低,经计算在无光照条件下能够工作14d,实现了农田墒情的低功耗远程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和气象预测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 墒情监测 GPRS 短信 低功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源信息感知在农产品生产履历采集中的应用

农机化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农产品生产履历是研究农产品长势、营养及安全溯源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无线传输技术和传感器网络节点融合,应用于测量作物生长温度、湿度、光照信息和记录作物生长的文本、图片与视频信息。通过ZigBee协议组网,3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农产品动态实时生产履历采集。首先,介绍了生产履历采集的几种关键技术;其次,提出了总体技术路线;最后,综述了农产品监控和溯源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阐述了农产品生产履采集器在农产品监控和安全溯源中应用的工作流程。

关键词: 作物履历 传感器网络 信息融合 农产品溯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穗偃麦草EeSnRK2.6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家族2(SnRK2)基因家族受各种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在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继续深入挖掘有效的抗逆相关基因资源并为转基因小麦提供重要候选基因,基于同源克隆方法从抗旱、耐盐性极强的长穗偃麦草中克隆了EeSnRK2.6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1 096bp,编码364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41.73kD,等电点为5.98,是亲水性氨基酸,共有18处磷酸化位点和1处跨膜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长穗偃麦草EeSnRK2.6基因与其他目前已报道的抗逆效果显著的SnRK2家族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同大豆SnRK2.6基因同源性达到95%,且具有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类蛋白激酶保守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EeSnRK2.6与SbSnRK2.6属于同一进化分枝上。因此,推测该基因属于SnRK2基因家族成员,可能在参与逆境胁迫反应、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SnRK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时相TM影像的冬小麦面积变化监测

遥感信息 2012 CSCD

摘要:利用北京1992年、2000年、2004年、2009年的多时相Landsat TM5影像数据,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了近20年来北京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及演变特征。采用决策树、PCA、缨帽变换等手段对地物进行分类,利用多时相影像,NDVI组合阈值提取小麦种植区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1992年、2000年、2004年、2009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113671ha,84322ha,40410ha,61529ha。北京冬小麦种植面积呈现为明显的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从1992年到2009年共减少52143ha。其中,从1992年到2000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了29349ha,减少的面积中城区扩张占用和转变为裸地的最多,分别为39.7%和42.8%,另外有13.3%变为设施用地,3%成为水体(鱼塘和水田);从2000年到2004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共减少43921ha,减少的面积中转变为裸地和城区扩张占用的最多,分别为39.8%和33.1%;从2004年到2009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共增加了21119ha,其中裸地转变为小麦种植区面积最大。

关键词: 冬小麦 多时相 变化监测 TM影像 NDV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作业机械路径优化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一种面向农田作业机械的地块全区域覆盖路径优化方法.基于农田地块几何形状、作业机具参数、地头转弯模式等先验信息,将田间作业划分为不同区域,根据选择不同的路径优化目标:转弯数最少、作业消耗最小、总作业路径最短或有效作业路径比最大,计算出最优作业方向,生成最优作业路径.基于地块全区域覆盖路径优化算法,设计开发了农田作业机械的路径规划软件,并选取了4块典型的凸四边形农田地块进行作业路径规划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最优作业方向上的路径优化目标量比其他作业方向上有显著减少;对于上述4个地块,按照不同优化目标计算所得的最优作业方向均与地块某个边的方向角相同,对于长宽比较大的地块,最长边方向通常为最优作业方向.

关键词: 农田作业机械 路径优化 全区域覆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光谱成像技术和主成分分析识别玉米籽粒的胚(英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割玉米籽粒的胚部分,本研究搭建了一套高光谱成像系统用于获取波段范围为500~900nm的高光谱反射图像。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样本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以便选择少量有效波长构建多光谱成像系统。研究发现,采用可见光(VIS)区域的3个有效波长510、555和575nm获得的主成分(PC)图像获得了较好的识别结果。100个独立样本用于评估算法性能,结果表明,样本中97.0%的胚可以从玉米籽粒中正确分离。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图像识别 模型 玉米籽粒 高光谱成像 有效波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M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线性规划与优化配置研究

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山东黄河流域是黄河入海的最后区域,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遥感影像和数学方法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对区域尺度的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0年、2006年时相相近的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法、专家分类法以及GPS、GIS等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统计、验证和分析。在层次分析法确定森林资源、森林景观、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指标因子权重的基础上,利用线性规划法对森林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区域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且主要集中于鲁中南山地及丘陵地区。6a间,森林资源增长相对缓慢,宜林荒山荒地的面积增加了8.2%,到2006年,其面积高达238955.7 hm2。对宜林荒山荒地进行线性优化后,森林类型和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墒降低了8.4%,森林资源和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有序度明显提高。最后,对立地条件不同的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树种配置措施。

关键词: 遥感 TM影像 森林资源 线性规划 优化配置 山东黄河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驱鸟情景模式对果园害鸟行为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鸣声驱鸟技术在林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于2009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樱桃果园,选取苍鹰(Accipiter gentilis)鸣叫、喜鹊(Pica pica)惊叫和灰喜鹊(Cyanopica cy-ana)惊叫,构建3种不同驱鸟情景模式;并于2010年4-5月在室内对果园主要害鸟(喜鹊和灰喜鹊)进行个体适应性测试。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播放苍鹰鸣叫显著降低果园内喜鹊的数量(P<0.05),并且对灰喜鹊和麻雀(Passer montanus)数量的降低具有倾向性显著效果;不同驱鸟情景模式下,果园害鸟会选择不同的防御行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该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权衡经济投入-产出比,并建立驱鸟效果评估机制,最终达到驱赶果园害鸟的目的。

关键词: 果园害鸟 鸣声驱鸟 行为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缺帘鱼人工养殖技术试验

科学养鱼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缺帘鱼隶属于脂鲤目、脂鲤科、缺帘鱼属,是巴西、秘鲁、玻利维亚等南美洲国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中上游。缺帘鱼肉质优良、味道鲜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2003年首次批量从巴西引进缺帘鱼进行养殖示范推广,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戊二醛对锦鲤的急性毒性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进行了戊二醛对锦鲤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并通过组织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毒理学研究,旨在为戊二醛在高档观赏鱼类体表消毒和小水体景观维护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戊二醛对锦鲤的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0.671、0.656、0.635和0.621 mL/L,安全浓度(SC)为0.062 mL/L,药物有效作用时间约为48 h。由此推断戊二醛对锦鲤为剧毒物质。组织学观察发现,死亡鱼鳃组织受损严重。

关键词: 戊二醛 锦鲤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