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种传尖孢镰刀菌粗毒素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甘蓝感病(北农早生)和抗病(珍奇)品种种传尖孢镰刀菌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乙酸乙酯和乙醚萃取法提取粗毒素中的镰刀菌酸并利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测定其对幼苗的致枯萎作用。结果表明: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能够引起幼苗枯萎;其粗毒素中镰刀菌酸质量浓度分别为552和105μg/mL,并且粗毒素对甘蓝的致害作用随着镰刀菌酸含量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当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25μg/mL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24 h后,幼苗病情指数在2.6~15.9之间,而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100μg/mL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96 h后,幼苗病情指数在78.0~97.8之间。浸渍24 h时粗毒素对感病品种的致萎作用强于抗病品种,当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25μg/mL的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24h后,抗病(珍奇)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6和4.2,而感病(北农早生)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5.2和15.9。


海南香蕉条斑病毒的检测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条斑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BSV)是香蕉上一种重要的病毒。本文运用血清学检测法和PCR检测法对海南主栽巴西蕉(Musa Cavendish,AAA)、粉蕉(Musa Pisang Awak,ABB)进行了BSV的调查检测。结果表明,参试无症状或症状各异的样品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这些被测品中可能不含有游离BSV粒子;上述样品中部分样品的PCR检测结果却为阳性,将PCR扩增的特异条带回收、测序和比对,显示确实扩增到BSV部分基因组序列。结合血清学检测结果,说明海南部分香蕉的基因组已经整合了BSV的基因组序列。


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昆虫知识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南省儋州地区荔枝园中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06与2008—2009年期间,荔枝蝽的产卵高峰期分别为4月与2月,若虫高峰期为3月,成虫高峰期分别为4月及7月;分析表明荔枝蝽各虫态在荔枝园中均为聚集分布,且成虫个体间相互排斥。


荔枝树体钾素分布及累积特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个体直接收获法,采果后把9年生荔枝品种妃子笑和黑叶、3年生妃子笑的根、茎、叶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各个组织的生物量和钾(K)含量,并计算K累积量,以探明荔枝树体内K素分布及累积特点,为K肥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K在不同器官不同部位含量是不同的,K含量在新成熟复叶柄最高,其次为老叶复叶柄、末级侧枝韧皮部,在根颈、主茎木质部、主根含量较低;荔枝枝干和根系K含量基本上是随着其粗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成年树下降幅度比幼年树的大.成年妃子笑荔枝K素累积量在叶片和枝干较多,根系K累积较少.妃子笑成年末级侧枝K素累积量占整株树K素累积量的58.7%.


见血封喉乳汁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强心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乳汁分离得到4个强心苷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毒毛旋花子爪哇糖苷(1)、铃兰毒苷(2)、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3)和glucostrophanthidin(4)。化合物4为首次从见血封喉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4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均显示了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在线柱后衍生-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残留氨基甲酸酯农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具有在线柱后衍生流路及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果蔬中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果蔬样品经匀浆后用乙腈萃取,经固相萃取柱纯化。用甲醇及二氯甲烷(1+99)混合溶剂作淋洗剂,淋出液经氮吹蒸干后用甲醇溶解,所得溶液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采用Carba-mate Analysis柱(3.9 mm×150 mm,5μm)作为固定相,并用不同比例配制的甲醇和水的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在线柱后衍生化系在一反应器中进行,0.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及衍生化试剂邻苯二甲醛溶液均以0.5 mL.min-1速率引入于反应器中。采用339 nm及445 nm分别作为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测得6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均在0.01~2.5 mg.L-1之间,其检出限(3S/N)在0.5~3.0μg.kg-1之间。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86.4%~103.0%之间。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柱后衍生化 残留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水果 蔬菜


NaCl和壳聚糖对百里香不定芽增殖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离体培养的百里香不定芽为材料,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NaCl和壳聚糖对不定芽增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0.25~1.0g?L-1NaCl和0.1~0.2g?L-1壳聚糖都能不同程度促进不定芽的增殖,其中以添加0.5g?L-1LNaCl和0.2g?L-1壳聚糖的增殖效果最佳,增值系数比对照分别显著增加39.78%和45.01%.0.5g?L-1NaCl和0.2g?L-1壳聚糖处理的不定芽增殖过程中,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峰值分别比对照增加38.31、22.78μg?g-1,而可溶性糖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其峰值分别比对照高0.16、1.29mg?g-1;不定芽增殖过程中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POD活性的变化为先下降后上升,CAT活性则一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它们的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研究表明,添加0.5g?L-1NaCl和0.2g?L-1壳聚糖都能显著提高不定芽的增殖能力,并能很好地调节自身营养物质含量和保护酶系统活性,维持不定芽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使之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