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影响木薯芽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因素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木薯芽器官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研究,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木薯成熟胚状体的子叶为外植体,对木薯芽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基因型、AgNO3、外植体类型和碳源)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成熟培养14d的"华南8号"胚状体子叶为最佳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CuSO4+1.0mg/L6-BA+0.5mg/LIBA+6mg/LAgNO3,以麦芽糖代替蔗糖或葡萄糖作碳源可大大提高木薯不定芽发生率和植株再生率。[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高效的木薯植株再生体系,为培育高淀粉含量新品种(品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木薯 芽器官发生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鲜湿面菌相分析及腐败菌分离

粮食与油脂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生鲜湿面产品中菌相进行分析,探讨引起生鲜湿面腐败主要菌相,根据对霉菌菌落宏观形态和显微镜镜检结果,共鉴定霉菌属为7个,其中4种为毛霉属,2种为青霉属,1种未知菌属,研究表明,引起生鲜湿面产生霉变和霉味主要霉菌是毛霉和青霉。

关键词: 生鲜湿面 菌相 腐败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及其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昆虫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寄生蜂交配行为的了解将有助于发展对其行为调控的技术,提高寄生蜂对害虫控制的效能。为探讨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埁re的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用水溶性黑色素和液体石蜡分别涂抹该蜂复眼和触角后观察其交配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复眼和触角的超微结构,分析雌、雄蜂触角感器的分布与数量差异。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雄蜂的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雌蜂复眼作用不显著。在椰心叶甲啮小蜂求偶识别和接受过程中,雄蜂触角柄节部位起主要作用,其次是棒节部位,再次是鞭节的索亚节部位,而雌蜂触角鞭节索亚节部位起主要作用,然后是棒节部位,最后是柄节部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触角上共有8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主要感器,雌、雄蜂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触角大小不同及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 交配行为 复眼 触角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对粒材小蠹有效药剂的室内筛选

农药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防治对粒材小蠹的有效药剂,采用浸液法测定了13种药剂对对粒材小蠹的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80g/L毒死蜱EC、40%氰戊·马拉松EC和50%乐果EC杀虫效果较好,处理后48h的死亡率为80%以上。3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52.10、160.72、914.47mg/L。

关键词: 对粒材小蠹 杀虫剂 致死中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冷应答转录组cDNA-AFLP分析

林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橡胶树11个抗寒无性系和12个不抗寒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cDNA-AFLP技术对23个橡胶树无性系低温处理前后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通过100对引物组合的扩增筛选,共获得12条在2组材料中表现一致的差异片段(GenBank登录号:GO269543-GO269554);BLASTn和BLASTx比对分析显示,TDF7-8,TDF5-15,TDF16-103条片段分别与植物抗逆相关的ABC转运蛋白、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DAHPS)、WRKY基因有较高相似性,其余9条片段在GenBank未比对到同源序列。

关键词: 橡胶树 cDNA-AFLP 胁迫 抗寒性 分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菠萝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变化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国内外10个菠萝品种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它们在低温胁迫下的生长及其渗透调节物质、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特征,并综合评价它们的耐寒性。结果表明:(1)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续,各品种幼苗单株干重虽然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但不同品种生物量增加幅度存在显著差异。(2)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品种叶片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初期升高后期降低,而‘巴厘’、‘珍珠’、‘台农17号’、‘台农19号’和‘MD-2’的可溶性蛋白在处理末期又有所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复杂。(3)低温胁迫处理9 d后,各菠萝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均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除‘珍珠’略有减少外,其余均增加。(4)经过各指标赋分分级综合评价后认为,‘MD-2’和‘巴厘’品种耐寒性最强;‘台农17号’、‘台农16号’、‘巴厘突变体’、‘台农13号’、‘台农19号’和‘无刺卡因’耐寒性中等;‘珍珠’和‘台农6号’耐寒性最弱。研究发现,菠萝耐寒性强弱可根据干物质积累结合其它生理指标来综合评判。

关键词: 菠萝 低温胁迫 生长 渗透调节 细胞膜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室内药剂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是杧果生产病害之一,该病会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含毒介质法,以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为对象,进行室内评价17种药剂对该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抗生素类药物对该病菌效果较好,如利福平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仅为0.37μg/mL,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卡那霉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均为3.75μg/mL,100万单位链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7.5、15.00、18.75μg/mL;铜制剂类药物以噻菌铜抑菌效果较好,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61.90μg/mL。此外,敌磺钠对该菌也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8.57μg/mL,与抗生素类药剂相当。该试验得到的一些对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有良好抑菌效果的药剂,为指导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杧果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果仁营养成分分析

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rifolia),属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常绿乔木果树,又称夏威夷果、澳洲核桃、昆士兰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和新南

关键词: 澳洲坚果果仁 营养成分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身模板引物”PCR法构建蟋蟀神经肽Grb-AST_7基因串联体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改进的"自身模板引物"PCR法构建Grb-AST7基因串联体。[方法]根据蟋蟀神经肽Grb-AST7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2条引物,运用改进的"自身模板引物"PCR法进行拼接。[结果]通过拼接,获得了全长570bp、含17个拷贝的Grb-AST7基因串联体。拼接条件以拼接时间20min,25μlPCR体系中含2μl模板引物较合适。[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进行Grb-AST7基因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Grb-AST7 “自身模板引物”PCR 基因串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五唇兰菌根显微结构观察

菌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兰科菌根菌对兰花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起了重要作用,在成年阶段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该兰花含有叶绿素)。为了解东南亚特有种五唇兰的菌根形态和菌根真菌的动态侵染过程,对不同生境下两种变异类型叶背绿色和叶背紫色的成年植株菌根分三个时间段采样并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成年的五唇兰植株与菌根真菌有着密切关系,菌丝的侵染、定殖和消解程度随着生长发育变化而变化;在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都发现菌丝结,这两个阶段的菌丝特征有所不同;而在休眠阶段的菌根中观察不到菌丝结;不同生境和不同变异类型的菌根结构无明显区别。研究结果为附生兰、地生兰和腐生兰的菌根结构的比较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五唇兰 菌根真菌 菌丝结 通道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