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海岛棉不同材料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筛选再生能力强的海岛棉材料,为新疆海岛棉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05份新疆海岛棉为材料,利用改良后的MS培养基对下胚轴共培养,在2,4-D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化产生愈伤组织,浸染农杆菌介导的红色荧光蛋白,验证转化效果.[结果]海岛棉材料愈伤组织的增殖速率与其基因型有关,改良后的MS共培养基、2,4-D诱导培养基可有效用于新疆海岛棉共培养和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培养时间为4个月,时间过长不利于其增殖;愈伤增殖速度与转化率呈正相关,增殖快的材料其红色荧光蛋白的转化率较高;筛选出2份增殖快且转化率好的海岛棉材料.[结论]建立了新疆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与鉴定方法,筛选出9份愈伤增殖好、且能够有效转化的海岛棉材料.


宽幅播种对枣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宽幅播种对新疆南疆枣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枣麦间作模式下,设置宽幅播种和常规条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播种处理有利于枣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提高,增大了叶面积指数(LAI),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有效提高了籽粒产量.与常规条播相比,2018年、2019年宽幅播种冬小麦的有效穗数分别降低了5.31%、4.78%;穗粒数分别增加2.73%、3.47%;千粒重分别提高了4.00%、5.13%;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36%、6.10%;2018年宽幅播种的生物量降低了5.23%,但2019年宽幅播种的生物量较常规条播却增加了2.90%.[结论]枣麦间作模式下宽幅播种增加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了LAI,促进了干物质积累,提高了籽粒产量.
关键词: 枣麦间作;宽幅播种;冬小麦;产量


南疆地区春玉米脱水特征与适宜收获期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9-2020年调查52个玉米品种,按生理成熟时间顺序分为9月初(PD1)、9月中旬(PD2)、9月末(PD3)和10月初(PD4)4个生理成熟段,分析不同阶段成熟的玉米品种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差异和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以此分析不同成熟阶段玉米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结果表明:春玉米籽粒脱水分为快速脱水期和缓慢脱水期,其中快速脱水期日均脱水速率达0.388%~0.850%、缓慢脱水期脱水速率达0.051%~0.501%,且不同生理成熟段籽粒含水率差异不显著.PD1、PD2、PD3、PD4成熟段玉米籽粒含水率由28%降至20%历时时间分别为14~15 d、32~35 d、31~34 d、46~50 d,所有玉米成熟所需时间约14~50 d.研究建立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及其适宜机械粒收时间的预测方法,为南疆地区合理配置玉米粒收品种及确定适宜机械粒收时间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10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防治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10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为研究番茄潜叶蛾种群的化学防治以及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测定10种药剂在田间喷施后对其防治效果。【结果】34%乙多·甲氧虫48 mL/667 m~2、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 mL/667 m~2与0.05%有机硅助剂15 mL/667 m~2组合、 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 mL/667 m~2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7 mL/667 m2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667 m~2在药后14 d,其田间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4.59%、93.10%、90.97%、91.29%。【结论】生产上使用34%乙多·甲氧虫SC48 mL/667m~2或6%乙基多杀菌素SC 50 mL/667m~2与0.05%有机硅助剂15 mL/667m~2组合交替进行防治。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虫口减退率 药剂选择 化学防治 田间防效


基于RT-PCR对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巴氏德醋杆菌的分析
《中国沼气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巴氏德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curianum)在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能够提高牛羊粪沼气产量,同时也可增加发酵残渣纤维素含量。为探究其在低温沼气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不同处理发酵过程中添加的巴氏德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curianum)进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巴氏德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curianum)质粒标准曲线方程为y=-3.024x+30.73,误差为0.0680。处理2、4、7中巴氏德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curianum)基因拷贝数分别为1.83 fg·μL-1、33.77 fg·μL-1和31.93 fg·μL-1,巴氏德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curianum)基因拷贝数分别比对照组高出90%、54%和45.6%,且3个处理的产气量也相对较高。建立低温沼气发酵中添加巴氏德醋杆菌的荧光定量检测体系,可以更加快速灵敏地进行添加菌的相关性变化规律分析,为北方地区冬季低温沼气发酵促进菌剂的筛选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关键词: 巴氏德醋杆菌 低温 沼气发酵 RT-PCR 绝对定量


盐碱胁迫对花生种子发芽特性影响及盐害综合鉴定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土壤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盐碱胁迫成为影响花生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花生品种耐盐碱特性,筛选耐盐碱花生品种,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盐害率为指标,益花1号、花育25号、花育39号、汾花1号、豫花37号为试验材料,分析NaCl、NaHCO3和NaCl+NaHCO3(1:1)3种盐碱类型,4种胁迫浓度(0.3%、0.6%、0.9%、1.2%)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对比分析各指标间的差异,并进行耐盐碱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抑制种子萌发,随着盐碱溶液浓度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盐害率呈上升趋势,且NaCl+NaH?CO3(1:1)胁迫程度大于NaCl和NaHCO3,0.9%和1.2%浓度下种子不萌发.盐害等级划分结果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益花1号在3种盐碱胁迫下耐盐碱水平均较高,花育39号在各盐碱胁迫下耐盐碱性最差;益花1号为盐碱胁迫下的优势品种;新疆盐碱土壤类型主要为混合盐碱,综合各指标考虑,0.6%的胁迫浓度可作为评价各品种的耐盐碱性强弱的参考浓度.


干旱胁迫对中亚大麦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中亚大麦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为大麦耐旱育种以及干旱条件下提高产量与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不同抗旱性的中亚大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设3个水分处理,测定大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籽粒总黄酮含量和总多酚含量.[结果]干旱胁迫对测定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1)随着干旱胁迫增加,所有参试材料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吉引2013-7-DM-005、吉引2013-7-DM-045、吉引2013-7-DM-072、吉33、吉引2013-7-DM-088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吉引2013-7-DM-71、吉引2013-7-DM-046、吉引2013-7-DM-051、吉2、吉35和哈3总黄酮含量先显著升高后降低;除吉引2013-7-DM-051总多酚含量先升高后显著减低,哈3总多酚含量先升高后略减低,其他10个中亚大麦籽粒总多酚含量均表现为显著升高.(3)总黄酮含量与参试大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多酚含量、株高、穗长、穗粒数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总多酚含量与穗长和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呈正相关,与株高和千粒重呈负相关.[结论]干旱胁迫可不同程度的增加中亚大麦籽粒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


物流运输振动对采后哈密瓜贮藏期软化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采后物流运输振动对哈密瓜贮藏期果肉软化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方法]以厚皮甜瓜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低频振动试验台,按照GB/T4857.7-2005标准进行哈密瓜堆码定频振动试验,比较经过振动胁迫与没有振动胁迫的哈密瓜在贮藏期果实达到破裂点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果肉硬度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变化.[结果]西州密17号哈密瓜采后常温贮藏期内,果实承受最大压力和果肉硬度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PG活性、CEL活性、PE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β-GAL活性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振动胁迫可显著降低果实的最大压力和果肉硬度.振动胁迫可显著提高果肉CEL活性表达水平,在贮藏前15 d,振动胁迫可显著提高果肉PE活性表达水平,对贮藏后期的影响不明显,振动胁迫可显著提高贮藏后期果肉PG活性表达水平,振动胁迫对果肉β-GAL活性影响不明显.


喷施EM菌剂对小白杏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白杏为试材,在展叶期全树喷施200倍和400倍稀释的EM菌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研究了果实纵径、横径的定期变化,测定了成熟期的果实品质指标、硬度和色泽指数(L*、a*、b*),分析色泽综合指标(CCI),评价叶面喷施不同浓度EM菌剂对小白杏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EM菌剂在杏树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00倍EM菌剂处理、200倍EM菌剂处理和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400倍EM菌剂处理效果明显好于200倍处理和CK.400倍EM菌剂处理的杏果实比200倍和CK提前进入着色期和成熟期,且其果实纵、横径变化上高于其它2个处理.400倍EM菌剂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23.00%,转化糖含量分别比200倍EM菌剂处理和CK高4.20、4.52个百分点,还原糖含量分别比200倍EM菌剂和CK高1.14、1.34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可达24.31%,糖度可达21.30°Bé,分别比200倍EM菌剂处理和CK提高11.63%、35.66%.综上可知,采用不同浓度的EM菌剂对小白杏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显著提高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转化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等果实品质.EM菌剂有促进小白杏果实发育并催熟的作用.


从新疆吉木乃地区冬季泌乳双峰驼中培养的细菌多样性及产酸、产酶活效果
《微生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可培养获得驼源细菌,分析菌种分布规律,获得产酸、产酶特性的菌株资源,为驼源益生细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稀释法筛选新疆吉木乃地区冬季养殖双峰泌乳骆驼驼乳、唾液及直肠粪便中的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透明圈法对产酸和产酶的菌株进行初筛,并对菌株产有机酸能力及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力进行复筛.[结果]共培养出63株细菌菌株,经分子鉴定得知,从驼粪中分离的35株菌以嗜冷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为主;驼乳中分离出的21株菌以假单胞菌属和明串珠菌属为优势菌属;唾液中分离纯化出7株,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平板初筛得到产酸菌共有11株,1株粪源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2F11M乳酸产量最高,达到3.93 mg/mL;1株奶源乳酸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2N5M乙酸产量最高,达到12.73 mg/mL;1株粪源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2F17M丙酸产量最高,达到10.36mg/mL;根据初筛产透明圈,产酶菌株主要分离自驼粪和驼奶,其中产淀粉酶的菌株17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10株,产蛋白酶的菌株15株;1株奶源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Nai1的淀粉酶活性最高,为509.07 μg/(min·mL),1株粪源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2F5N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156.87μg/(min·mL),1株奶源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N2N产蛋白酶活性最高,为3.59 μmol/(min·mL).[结论]从新疆泌乳双峰骆驼中筛选出了多种产酸、产酶菌株,且活力都较好,具有制备微生态制剂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