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定植当年矮砧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栽1年生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单干树为试材,进行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研究其对叶芽萌发和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萌芽前,在新栽幼树中心干上喷施1 000 mg/L 6-BA+GA4+7处理的萌芽率为76.64%,长枝数量12.44个,长枝长度56.30 cm,中心干延长枝生长量78.33 cm;生长季,在新栽幼树中心干上着生的一次梢上,定位涂抹抽枝宝,或在梢尖喷施25 mg/L环丙酸酰胺(Cyc)、发枝素2号可促发3个以上副梢,且分别形成5.87、2.47、3.00个中短枝。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春季萌芽前,新栽苹果幼树中心干喷施1 000 mg/L 6-BA+GA4+7促进叶芽萌发效果好,生长季在新梢中部涂抹抽枝宝或梢尖喷施25 mg/L Cyc、发枝素2号促发副梢效果佳。


不同日龄北京油鸡胸肌中长链脂肪酸的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家禽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北京油鸡胸肌中长链脂肪酸随日龄的变化规律,试验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在150、300和450日龄对北京油鸡胸肌中长链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北京油鸡胸肌共鉴定到33种中长链脂肪酸,其组成不随日龄而变化;北京油鸡胸肌各脂肪酸分类在450日龄的绝对含量极显著高于150和300日龄(P<0.01),但其相对比例在不同日龄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北京油鸡胸肌n-6/n-3PUFAs及PUFAs/SFAs等指标分别在(17.06~17.99)∶1和77.20%~80.95%范围内,其不受日龄影响,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日龄对北京油鸡胸肌脂肪酸分类的绝对含量影响程度高于其对相对比例的影响,且主要体现在300~450日龄饲养阶段上。


东亚小花蝽携带绿僵菌防控西花蓟马和烟粉虱的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敌昆虫和生防菌的联合应用对害虫防控具有潜在的增效作用.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是目前常用的捕食性天敌之一,被广泛用于温室蓟马、粉虱等害虫的防治.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寄主广泛,可有效防治多种温室害虫,且相对安全.为探索东亚小花蝽与金龟子绿僵菌联用的控害效果,本文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二者对烟粉虱 Bemisia tabaci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协同控害作用.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绿僵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不大于5×107个/mL时,不会对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的存活和羽化造成负面影响.室内与温室笼罩条件下,东亚小花蝽携带绿僵菌的处理能够降低辣椒上的西花蓟马和烟粉虱发生量,表明东亚小花蝽携带绿僵菌可提高对西花蓟马和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证明了天敌昆虫和生防菌联合应用的可行性,为生物防治方式多元化应用与推广提供了实践指导.


荧光假单胞菌2P24防控瓜类果斑病机制初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初步解析荧光假单胞2P24对瓜类细果斑病的防控机制,测试其次生代谢物2,4-DAPG、MPC对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生长的影响,并比较分析2P24及其突变株△phlD(丧失2,4-DAPG合成能力)及△gacS(丧失2,4-DAPG、HCN、蛋白酶合成能力)的病害防控效果和对甜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4-DAPG及MPC对病原菌的生长、游动性及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与2P24相比,△phlD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降低,△gacS丧失生长抑制作用。△phlD及△gacS病害相对防治率分别下降了44.3%和77.1%。2P24对于西瓜、甜瓜幼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显著提高幼苗株高和鲜重,同时发现2P24可在病原菌接种后诱导甜瓜抗性相关酶SOD、CAT、POD活性提升及3个相关抗性基因MELO3C023441、MELO3C022146及MELO3C004303的表达。本研究结果为瓜类果斑病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面向番茄自动整枝的茎秆夹持力学特性测量与分析
《农机化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获取番茄植株的茎秆外观形态和组织力学特性是设计自动化整枝执行机构的重要依据。为此,以“佳丽14”番茄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获取番茄植株茎秆自然形态参数,基于MTS E43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茎秆力学特性进行测量,获得番茄茎秆挤压、剪切及离层断裂等力学特性参数。根据对茎秆施加不同正压力时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估算了其与不锈钢、PVC、硬质橡胶及硅胶等4种典型工程材料的最大静摩擦因数;同时,为了实现对番茄植株侧枝安全夹持与可靠分离,结合对茎秆离层断裂与夹持压溃时临界力约束,确定了番茄植株侧枝夹持柔性材料的硬度与弹性模量。研究结果可以为设施农业番茄自动化整枝及整枝机器人关键执行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番茄茎秆 蔬菜整枝 柔性夹持 力学特性 末端执行器


稳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15种卤代多环芳烃
《色谱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测定水产品中15种卤代多环芳烃(H-PAHs)的稳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分别对仪器条件和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在提取样品之前加入同位素内标,校准在前处理过程中待测物的损失,再经加速溶剂萃取提取、凝胶渗透色谱柱和PRiME HLB小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采用两根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利用微板流路控制技术连接两根色谱柱串联使用,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且目标化合物峰形良好,响应值高。15种H-PAHs在1~5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3, H-PAHs相对响应因子(RRF)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小于9%,方法检出限为0.009~0.072μg/kg,方法定量限为0.031~0.240μg/kg。在空白样品中分别添加0.25、1.0、2.5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15种H-PAHs混合标准溶液,测定其回收率和精密度,回收率分别为74.6%~116.8%、77.8%~123.2%和71.9%~124.8%, RSD分别为0.6%~8.2%、0.6%~9.0%和0.4%~10.6%。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水产品进行检测,实际样品中H-PAHs的总含量为0.60~3.54μg/kg,其中9-氯菲(9-ClPhe)检出率为100%,且含量最高(1.15μg/kg)。该方法简化了前处理步骤,具有简便快速、回收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实际水产品中H-PAHs的定性、定量分析,为研究H-PAHs在水产品中的残留状况和风险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法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卤代多环芳烃 水产品


北京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对温度的响应
《生态学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城市森林中空气负离子(NAI)浓度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北京地区的4个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包括北京朝阳公园(中心城区)、南海子郊野公园(近郊湿地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近郊浅山林区)和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郊山地林区),利用设置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NAI监测仪和自动气象站等连续动态数据,分析2017—2020年NAI浓度随温度变化响应特征。结果表明:2017—2020年各季节的中心城区NAI浓度与温度小时变化呈负相关,14:00—15:00 NAI浓度和温度分别达到最低值和最高值;近郊浅山林区和近郊湿地区的NAI浓度与温度在春、秋、冬三季小时变化呈正相关,夏季呈负相关;在月变化尺度上城市森林各区域NAI浓度与温度均呈正相关,但远郊山地森林区NAI浓度对温度的响应有滞后性;年尺度上NAI浓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2020年温度在0~10℃时,与近郊浅山林区NAI浓度负相关强度最强(r=-0.441);10~20℃时,与近郊浅山林区NAI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253),与远郊山地林区NAI浓度呈正相关;温度介于20~30℃,与近郊湿地区和远郊山地林区NAI浓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2020年不同城市森林区域NAI浓度与其他气象因素(风速、太阳辐射)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季节差异;春季近郊湿地区NAI浓度与太阳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夏季近郊浅山林区NAI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近郊浅山林区和远郊山地森林区NAI浓度与太阳辐射分别呈负相关、正相关;秋季远郊山地森林区NAI浓度与太阳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冬季中心城区和远郊山地森林区NAI浓度与太阳辐射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改进的CS-BPNN樱桃番茄SSC和Vc含量检测
《现代食品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实现精确预测樱桃番茄中SSC和Vc含量,该研究提出一种改进杜鹃鸟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Optimized by Improved Cuckoo Search Algorithm,ICS-BPNN)模型.采集样品在1350~1800 nm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首先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稳定性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Stability 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ing Algorithm,SCARS)、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自动有序预测因子选择算法(Automatic Ordinal Predictor Selection Algorithm,Auto OPS)3种方法进行特征波长提取;最后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基于杜鹃鸟搜索的BP神经网络模型(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Optimized by Cuckoo Search Algorithm,CS-BPNN).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与收敛性,引入自适应算法对杜鹃鸟蛋被淘汰的概率进行改进并对越界鸟窝进行新处理-基于改进杜鹃鸟搜索算法优化的 BP 神经网络.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效果最好,SSC含量使用该模型决定系数R2c和R2p是0.83和0.85,RMSEC和RMSEP为0.85和0.79;Vc含量使用此模型R2c和R2p为0.91和0.91,RMSEC和RMSEP分别是0.48和0.45.因此,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改进的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可实现对樱桃番茄内部品质的快速无损预测分析.


金银花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金银花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金银花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70℃,此条件下多糖的实际得率为6.45%±0.15%,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当金银花粗多糖浓度为2 mg/mL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8.56%、99.51%、46.40%和85.88%,总还原力为1.04.该方法制备的金银花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这为金银花活性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麦PH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HO基因家族主要参与磷酸盐的转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小麦PHO基因家族成员的潜在功能,本研究从小麦全基因组中鉴定PHO基因家族成员,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基因结构特征、蛋白结构域、系统进化、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小麦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PHO基因家族成员,所有成员均含有SPX和EXS结构域.系统进化、保守结构域和基因结构分析发现,小麦PHO蛋白与拟南芥PHO1-H1蛋白以及水稻PHO1蛋白亲缘关系较近;除TaPHO7、TaPHO10、TaPHO11和TaPHO12蛋白缺少部分基序外,其余小麦PHO蛋白均具有完整基序,且同一亚组内的成员具有相似的蛋白保守结构域和基因结构,说明PHO亚家族成员间高度保守.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小麦PHO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与磷调控相关的激素诱导、光响应、低温响应等元件.基于RNA_seq数据的组织特异性分析发现,大部分PHO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较高.qRT-PCR分析发现,低磷胁迫处理下磷高效小麦品种小偃54地下部分(根)TaPHO7和TaPHO8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
关键词: 小麦 PHO基因家族 进化系统分析 表达分析 磷转运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