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巴西橡胶树HbMCS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C-甲基-D-赤藓糖醇-2,4-环化磷酸合成酶(2C-methyl-D-erythritol2,4-cyclodiphosphate synthase,MCS)是异戊烯基焦磷酸合成途径之一,甲基赤藓糖磷酸(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MEP)途径中的第5个酶,催化2-磷酸-4-(胞苷-5'-二磷酸)-2-C-甲基-D-赤藓糖醇生成2-C-甲基-D-赤藓糖醇-2-4-环化磷酸。根据植物MCS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结合RACE的方法在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获得了与其相应的MCS基因,命名为HbMCS1(GenBank登录号:FJ196164)。序列分析表明HbMCS1长965bp,编码241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与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sativa)、银杏(Ginkgo biloba)和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的MCS同源性分别达到70.8%、69.4%、64.9%和63.3%和62.2%。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割胶诱导胶乳HbMCS1的表达,乙烯对HbMCS1的表达几乎没有影响;HbMCS1的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在愈伤组织中大量表达,在叶片和胶乳中微量表达。

关键词: 巴西橡胶 HbMCS1 甲基赤藓糖磷酸途径 伤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木香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对白木香SRAP-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模板DNA,Taq酶,Mg2+,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白木香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μL):模板DNA50ng、引物0.30μmol/L、Mg2+1.5mmol/L、dNTP0.4mmol/L和Taq DNA聚合酶1.0U。适用于白木香的SRAP-PCR反应体系迄今未见报道,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白木香进行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程序。

关键词: 白木香 SRAP-PCR反应体系 建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特有产甜蛋白植物——马槟榔花果及种子形态学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对中国特有产甜蛋白植物——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 Levl.)花果及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和显微观察。描述了马槟榔花的花萼、花瓣、子房、花药、花粉和果实的大小、外中内果皮以及种子的内外种皮、胚、胚乳等的结构和形态。马槟榔为圆锥花序,花瓣、萼片各4个,上位子房,侧膜胎座,4个心皮,1个心室,雄蕊多个,胚珠多数,多为肾形,沿心皮腹缝线成2~3纵行排列,花粉囊4囊纵裂,底着药,花粉粒球形,三孔沟型萌发,花程式为:K2+2C4A∞G(4:1:∞);果实大小差异较大,最小果纵横径3.1cm×2.8cm,最大果纵横径11.2cm×9.4cm,果实含种粒数平均8~9粒,最多的达40粒;果皮分外、中、内3层,外果皮有8~10条不规则棱及粗短的棘状突起,中果皮石细胞居多,内果皮晶莹剔透;种子形状多样,不同区域马槟榔种粒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皮有内外2层,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薄而透明,种子胚乳被吸收仅留遗痕,胚由胚根、胚轴、子叶和胚芽组成。

关键词: 马槟榔 果实 种子 形态 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厘菠萝果实发育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研究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出48种成分,主要为酯类、烯烃,其中辛酸甲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等成分是菠萝果实的重要香气成分,是菠萝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巴厘菠萝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大。

关键词: 巴厘菠萝 果实发育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黄色体B-乳清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离技术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黄色体B-乳清蛋白质与胶乳凝固密切相关,目前用来分离该组分蛋白质的电泳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影响到乳管堵塞机制的研究。采用Tris-甘氨酸和Tris-Tricine两种不同的缓冲系统,调整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和交联度,比较不同SDS-PAGE法分离巴西橡胶树B-乳清中可溶性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通常使用的甘氨酸-SDS-PAGE法对B-乳清中低分子量蛋白分离效果差,Tricine-SDS-PAGE三层胶系统分离低分子量蛋白有优势,但分离60Ku附近的蛋白效果不好;16.5%T+3%C分离胶的Tricine-SDS-PAGE两层胶系统分离高分子量蛋白和低分子量蛋白的效果理想,是适合分离B-乳清中可溶性蛋白的方法,对于其他植物样品蛋白质的分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黄色体B-乳清 Tricine-SDS-PAGE 甘氨酸-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朮(MANGIFERA PERSICIFORMIS)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建立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扁桃卡亡(MANGIFERA PERSICIFORMIS WU&MING)未成熟珠心组织为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同时对幼苗进行茎尖染色体计数和胚根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改良的B5基本培养基+2,4-D 1.0MG·L-1+GLN400MG·L-1+6%蔗糖上培养4-5周后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继代培养基与成熟培养基交替培养能有效降低胚性愈伤组织的褐化并保持旺盛的分化能力.培养3~4个月后,大部分体胚均能发育成熟,26.03%的体胚畸形.体胚在改良B5培养基+GLN400MG·L-1+4%蔗糖上的萌发率较低,仅为8.39%.次级体胚以直接体胚发生方式于萌发体胚的下胚轴产生.幼苗的生根不理想,生长极为缓慢;其茎尖染色体数目为2N=2X=40;胚根形态学上端内部维管组织解体,愈伤化.结构松散.

关键词: 扁桃朮 胚性愈伤组织 体胚发生 次级体胚 直接体胚发生 胚根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对36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扩增,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评价分析。筛选8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E+3/M+3引物组合对36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扩增,共获得条带数1142条,多态性条带数992条,扩增效率87%,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142.75条。其中,以E-ACA/M-CAG引物的扩增效率最高,达到91.79%;其次是E-AAG/M-CTA,达到90.30%;扩增效率最低的引物是E-ACA/M-CTT,为82.31%。表明供试材料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广泛的变异。各供试材料相似系数介于0.64~0.89;UPGMA分析将36份资源从变种间水平分为2个类群。

关键词: 苦瓜 AFLP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rcIMS的农场级胶园信息发布系统的研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ArcIMS9.0系统,结合XML、JavaScript等编程技术,构建了农场级胶园信息发布系统的总体框架,具体实现了海南龙江农场的胶园信息网络发布,包括胶园的分布、养分状况、土地类型、施肥量、年产胶量、以及胶园环境信息的发布.

关键词: 橡胶园 ArcIMS 信息发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eoDatabase的重庆市柑橘果园数据管理模型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农业资源数据管理为背景,提出采用现在较为先进的GeoDatabase对柑橘果园的各项空间数据以及属性数据进行管理,详细阐述了如何多级层次规划空间数据;最后应用VB+ArcObjects技术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创建.

关键词: 数据模型 GeoDatabase 地理信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积累植物水蓼吸收锰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云南植物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锰超积累植物。本文通过营养液模拟试验,研究了锰在水蓼细胞中的分布与化学形态特征,以及锰胁迫下水蓼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锰在水蓼叶片非活性代谢部分(细胞壁和液泡)的积累是其解毒耐锰的主要机制之一;水蓼叶片中的锰大部分以水溶性有机盐或草酸锰的形态存在;在锰浓度处理为8000μmol/L时,叶绿素a含量显著降低,而在其它处理条件下,叶绿素a无明显变化;在锰处理≤5000μmol/L时水蓼叶片的细胞膜还没有受到明显伤害;水蓼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锰处理浓度不同而变化,说明植物在代谢和结构上发生了调整;随锰处理浓度的增加,水蓼叶片SOD和POD活性提高,保护酶活性的提高又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这是水蓼耐高锰和累积锰的一种生理响应机制。

关键词: 水蓼 超积累 分布 形态 生理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