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成年热带果树快速移栽技术措施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带果树大树快速移栽比一般大树移栽植要求高,从挖树、修剪、装车运输和定植养护等方面,介绍成年热带果树快速移栽的具体技术措施。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椰心叶甲蛹血淋巴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昆虫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昆虫被寄生蜂寄生后血淋巴蛋白质组分及组分含量变化,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寄生蜂寄生引起寄主昆虫的生理变化,有利于探索寄生蜂调控寄主的机理。以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和椰扁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为研究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椰心叶甲蛹被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不同时期血淋巴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寄生后0.5,1,2,3和4d,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982,926,712,636和68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650,400,336,229和150个;同期未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645,817,640,873和94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313,291,264,466和410个;被寄生蛹和同期未被寄生蛹能匹配的蛋白斑点分别为332,526,376,407和530对。被寄生蛹血淋巴蛋白斑点数量的异常变化表明寄主的生理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 椰扁甲啮小蜂 椰心叶甲 寄生 血淋巴蛋白质 双向电泳 图谱分析


水稻土镉污染与水稻镉含量相关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2个品种水稻都是根累积的Cd含量要高于茎叶和稻壳、糙米,即根>茎叶>稻壳>糙米;在水稻的茎叶细胞中,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细胞可溶性成分,细胞器Cd的分布量较少,即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及膜部分;随Cd浓度增加,茎叶中的Cd积累量极显著增加,各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均显著增加;根据国标GB 2762—2005对大米中Cd的限量标准(≤0.2 mg.kg-1),水稻土土壤总Cd临界值分别为2.0 mg.kg-(1博优225)、3.1 mg.kg-(1矮糯)。因此,在污染土壤上宜选种食用部位重金属积累低的水稻品种,以减少人类吸收重金属的风险。


P型PRSV-VPg蛋白与寄主eIF4E蛋白的互作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为研究番木瓜环斑病毒P型株系(PRSV-P)的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VPg)与寄主eIF4E蛋白的互作,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轰击洋葱表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者间的互作结果。结果表明:番木瓜eIF4E与P型PRSV-VPg,西瓜eIF4E与P型PRSV-VPg蛋白均发生互作。eIF4E与VPg的互作为研究通过转基因方法抑制或过量表达突变关键位点的寄主因子,阻断关键因子互作获得抗病植株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病毒基因组连接蛋白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蛋白互作


部分杧果品种果实若干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研究57个杧果品种果实的7项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杧果品种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9.00%~19.88%、11.30%~20.88%、0.02%~0.89%,糖酸比、固酸比分别为16.47~878.86、19.25~882.78,类胡萝卜素含量为6.38~48.60μg/gFW,贮藏期为6~17d,相对应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13.51%、14.44%、0.26%、127.36、127.05、23.01μg/gFW、10.17d,不同品种果实的品质存在显著差异。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57个杧果品种的综合品质以留香杧最佳。完熟时绿色果皮品种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红色果皮品种,且糖酸比值和固酸比值显著高于红色与黄色果皮品种。多胚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单胚品种。相关分析表明,芒果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巴西橡胶树橡胶粒子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橡胶粒子是橡胶树乳管细胞质中进行橡胶生物合成的一种特殊细胞器,其内部的主要成分橡胶烃分子,是天然橡胶的直接来源。橡胶生物合成是在橡胶粒子膜上进行的,橡胶转移酶和橡胶延长因子等是参与橡胶生物合成的重要橡胶粒子膜蛋白,它们决定着橡胶粒子的橡胶生物合成速率,并影响橡胶树胶乳产量和橡胶质量。橡胶粒子膜上存在与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的茉莉酸和乙烯信号响应蛋白,茉莉酸、乙烯可能是通过橡胶粒子膜上的茉莉酸、乙烯信号响应蛋白对橡胶生物合成产生调控作用。从橡胶粒子的基本结构、起源和发育、橡胶粒子膜蛋白的组成和功能3个方面对橡胶粒子细胞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为橡胶树产胶生理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CAPN1及其激活因子HRSP12基因多态与牛部分肉用性状的关联研究
《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2009 CSCD
摘要:引言钙蛋白酶Ⅰ(CAPN1)是细胞质中主要的蛋白水解酶,在肌原纤维蛋白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肌肉增长和宰后嫩度的变化与蛋白质水解程度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CAPN1基因是影响肌肉嫩度和增长的潜在
关键词: 牛 CAPN1,HRSP12 PCR-RFLP 肉用性状
椰子纳塔培养液的抗氧化活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以新鲜和发酵后椰子纳塔培养液提取物为试验材料,在测定提取物总酚含量的基础上(总酚含量新鲜纳塔培养液提取物1.86mg/mL±0.01mg/mL,发酵纳塔培养液提取物1.36mg/mL±0.01mg/mL),研究了2种培养液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Fe2+的络合能力以及Fe3+的还原能力,同时以BHT、没食子酸为对照。结果表明,2种培养液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新鲜培养液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Fe2+络合能力、Fe3+的还原能力均高于发酵后培养液提取物的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