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椒果不同成熟度采收对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遵椒1号"和"黄杨小米椒"的绛红果、橘红果、红熟果和过熟果为试材,调查不同成熟度椒果采摘处理及不同天气和采摘时间对辣椒产量构成因子、干椒产量及干椒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椒果采摘成熟度以红熟果为最佳,辣椒果采收天气以晴天上午和下午及阴天全天为最佳时间。

关键词: 辣椒 果实 成熟度 产量 商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黔莓2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黔莓2号是我们2005年以章姬作母本、法兰帝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草莓新品种。果实短圆锥形,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25.2 g,最大单果重68.5 g;果实鲜红色,有光泽,种子分布均匀;果肉橙红色,肉质细,果肉韧,香味浓,风味酸甜适中;5月采收草莓果实硬度0.86 kg/cm2,1月采收草莓果实硬度1.44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0%~11.50%,总糖含量7.40%,可滴定酸含量0.55%,维生素C含量903.80 mg/kg;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可,在贵州省中部,露地栽培果实成熟期4月中下旬,保护地栽培果实成熟期11月中下旬。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选育 黔莓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的选育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81 A(原118 A)与恢复系5958 R(又简称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区试代号为油06-3,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9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5.91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7.63%(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B组第2位和2009年A组第1位,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05%,15点次试验,15点增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86.7%;平均产油量76.34 kg/667 m2,比油研10号(ck,下同)平均增产10.13%,最低年份比油研10号增产4.9%。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59.39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8.95%。全生育期区试平均219.4 d,比油研10号早2.6 d,生产试验全生育期223.3 d,比油研10号早熟4.5 d。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株高177.1 cm,一次有效分枝位68.5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主序长61.5 cm,主序有效角80.8角,着果密度1.34个/cm,单株有效角438.8个,角粒数20.9粒,千粒重3.9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含油率41.06%,芥酸平均0.4%,硫苷26.97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5.88%。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的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最需要和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隐性上位核不育 翔油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炭疽菌属真菌分类学研究进展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促进炭疽菌属真菌的准确鉴定,通过对文献整理研究,结合实物观察,对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Corda.)真菌的分类指标作了综合评述。建议鉴定炭疽菌属真菌时尽量采用多种评价指标,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关键词: 炭疽病 分类学 多基因分子系统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珠兰花茶的化学成分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新型花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研究和开发更具特色的新型花茶系列产品,以新研制的珠兰花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分析3种新型珠兰花茶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茶样A(珠兰花和茉莉花)、茶样B(珠兰花、茉莉花和米兰花)和茶样C(珠兰花和米兰花)中分别鉴定出57、52和52个与NISTO5s.LIB和NISTO5.LIB谱图库相似度达80%以上的化学成分,分别占总含量的94.72%、96.95%和98.59%,其中,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乙酸苯甲酯、吲哚、丁香酚、α-法呢烯、茉莉酮酸甲酯、咖啡碱、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亚麻酸乙酯;茶样C中的植醇、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亚麻酸乙酯和大根香叶烯含量比茶样A和茶样B中的高;在茶样中首次分离获得正丁基环己胺(茶样C)、氯代十六烷(茶样B)、芘(茶样B)等成分。

关键词: 珠兰花茶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魏氏梭菌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羊魏氏梭菌A、B、C、D、E型共有的α毒素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羊魏氏梭菌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扩增条带大小为255bp,最低核酸检测量A型为0.39ng/L、B型为0.62ng/L、C型为0.52ng/L、D型为0.87ng/L、E型为0.92ng/L,而对羊大肠杆菌、羊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PCR方法对5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PCR检测结果高于细菌学和生化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羊魏氏梭菌病的早期快速诊断。

关键词: 羊魏氏梭菌 α毒素基因 快速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产业化中农村互助会的现代价值思考——以贵阳市水塘村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从社会资本的视角,以贵阳市水塘村为研究对象,对农村互助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农村互助会的现代价值进行了反思,并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下农民合作组织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村非正式组织 农民合作 农村互助会 社会资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在渝西地区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弄清紫花苜蓿的秋眠级别与植株的越夏率和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不同秋眠级别紫花苜蓿在渝西地区的生长速度、生产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渝西地区,秋眠级为7级的游客紫花苜蓿表现出较强的生产性能,每年可刈割3次,干草产量较高。说明秋眠级为7级的游客紫花苜蓿为渝西地区最适宜栽培的紫花苜蓿品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级 生产性能 茎叶比 物候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盘江光照水电站建设前后鱼类资源变化

水生态学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09年9月和2010年5月,对北盘江光照水电站影响河段鱼类资源进行现场调查,采集鱼类45种,其中18种为新记录种,各河段鱼类组成特点与生态类型相符。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调查河段鱼类共71种,其中珍稀濒危鱼类4种,珠江水系特有鱼类3种。光照电站的建设对库区河段的鱼类资源影响显著,喜静缓流生境鱼类占76.5%,喜急流或流水生境鱼类占23.5%;流水生境河段受影响较小,约90%鱼类喜流水生境。调查水域没有典型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生境,原记录的产粘性卵鱼类产卵场受影响较小。

关键词: 北盘江 水电站 鱼类资源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黔辣4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黔辣4号是从桂北朝天椒材料中经自交定向培育而成的常规干鲜两用品种,于2010年7月5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98d,株高74.8m,株幅62.11cm,初花节位12~16节,分枝次数为12.74次,叶色深绿,花冠白色,平均单株挂果58个左右,果实单生向上,青熟果绿色,红熟果鲜红色,果形羊角形,果面光滑,平均单果鲜重5.28g,单果干重1.35g。黔辣4号2006-2007年品种比较干椒平均产量233.8kg/667m2,比对照增产16.93%;2008-2009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干椒产量299.31kg/667m2,比对照种增产22.02%;2009年生产试验干椒平均产量264.9kg/667m2,比对照增产21.26%。黔辣4号抗倒伏和抗旱渍能力强,味辛辣,适宜于贵州黔北、黔中、黔南和黔西南及相似生态地区种植。

关键词: 辣椒 黔辣4号 新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