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捻转血矛线虫Hc38基因DNA疫苗对绵羊免疫保护性效果评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基因疫苗对绵羊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构建了捻转血矛线虫(H.contortus)Hc38基因DNA疫苗。将H.contortus Hc38基因保守结构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免疫鼠8d后用RT-PCR检测到该疫苗在鼠肌肉组织中进行了转录。将纯化的DNA疫苗免疫绵羊后,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疫苗在绵羊体内的翻译和诱导IgG的产生。二免后2周用10000条H.contortus第3期幼虫攻击实验动物,检测绵羊粪便虫卵排出、成虫数量等免疫保护性指标。该H.contortus Hc38 DNA疫苗与对照组比较,免疫组绵羊排出虫卵减少66.6%、成虫减少33.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组的静脉注射方式产生抗体最高,相应羊的虫卵数和成虫数低。本实验证明Hc38基因DNA疫苗对绵羊虫卵及成虫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绵羊 捻转血矛线虫 Hc38 pcDNA3.1 DNA疫苗


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茵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海南3个地区的86个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菌株进行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杧果蒂腐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多菌灵抗性的群体.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3种杀菌剂对4株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通过EC_(50)值、EC_(90)值及与多菌灵的交互抗性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防治杧果蒂腐病的首选药剂有咪鲜胺锰盐、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吡唑醚菌酯和井冈霉素10种杀菌剂,可选杀菌剂还有百菌清和代森锰锌.杧果蒂腐病菌除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外,还对甲基硫菌灵、醚菌酯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通过交互抗性分析,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醚菌酯与井冈霉索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为了避免杧果蒂腐病菌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建议上述可选用杀菌剂交替使用.


枯草芽孢杆菌CAS15嗜铁素基因dhbC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
《生物工程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dhbC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dhbC基因片段长为1197bp,预期编码39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大小为43.8kD。将目的片段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0a(+),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获得重组菌株BL21(DE3)/pET-30a-dhbC,以IPTG在30oC诱导4h实现高效表达,获得一个分子量为48.8kD的融合蛋白。重组蛋白可溶性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主要为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与兔抗His-tag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48.8kD处有特异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证明重组质粒中含有dhbC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策略将dhbC基因敲除后重新导入,验证了dhbC基因与嗜铁素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dhbC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基因敲除


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测试椰子幼苗耐寒性研究
《广西植物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一年生椰子的叶片为材料,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处理12h后,对椰子5个品种叶片浸出液的电导率进行测定,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求出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过程中,5个椰子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下降而持续上升,耐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海南高种椰子>黄矮椰子>红矮椰子>杂交种椰子>香水椰子,其半致死温度在7.34~12.44℃之间。研究结果为椰子的耐寒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椰子 耐寒性 电导率 Logistic方程


抗坏血酸对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抗氧化剂对采后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用50mmol/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15mmol/L柠檬酸分别浸泡桂味和怀枝荔枝果实5min(AsA处理),以15mmol/L柠檬酸浸泡为对照.浸泡后的荔枝分别于常温和6℃低温贮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sA处理降低桂味和怀枝荔枝果皮的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提高果肉的SOD活性,并降低果肉的POD活性、H2O2和MDA含量,维持果肉较高的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含量,降低果实的腐烂率,无论是常温还是低温贮藏,AsA处理均能提高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并且对桂味的保鲜效果比对怀枝好.


我国科研单位政务公开的探析
《前沿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对科研单位政务公开意义及现状的剖析,查找了科研单位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从目标、意识、机制、体系等方面为我国科研单位强化政务公开的提出了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