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北美海蓬子SbNHX1基因耐盐性及功能结构域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北美海蓬子中分离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bNHX1进行了耐盐性及功能结构域分析.利用套叠PCR技术去除SbNHX1基因C末端162个核苷酸,得到SbNHX1-C基因,然后将SbNHX1、SbNHX1-C和拟南芥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分别插入pET22b(+)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菌株,进行各种金属盐离子胁迫分析.结果表明,北美海蓬子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bNHX1只对Na+、K+离子有抗性,且耐盐性强于拟南芥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缺失C末端的SbNHX1-C基因对Na+、K+离子胁迫无抗性,说明北美海蓬子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SbNHX1的耐盐作用与该基因C末端1353bp至1514bp的序列密切相关.

关键词: 北美海蓬子 Na+/H+逆向运输蛋白 盐胁迫 大肠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桉农间作系统中甘蔗生长发育指标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桉树-甘蔗间作系统中间作物甘蔗的糖分水平及经济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间作带南北方向上各行甘蔗及甘蔗对照的产量和糖分。其中,产量测定采用收获法,糖分测定采用手持式测糖计。[结果]甘蔗间作带从南到北方向上的产量变化曲线呈抛物线,整个甘蔗间作带的平均产量为82.05 t/hm~2,低于对照产量92.1 t/hm~2,下降幅度为10.91%。间作带上各甘蔗行间的糖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平均糖分与对照甘蔗糖分相差只有0.30%,差异不显著,间作带上的甘蔗含糖量达到榨糖标准。[结论]在超宽行桉农间作模式中间作甘蔗在经济效益上是完全可行的,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桉农间作系统 甘蔗 产量 糖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省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森林生态补偿是森林资源外部效益内部化的一种手段.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功能,中部落后的文化经济水平促使该区天然林生态补偿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在对海南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的主要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及深入中部与相关市县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对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并确定了中部天然林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及补偿途径。

关键词: 生态效益 生态补偿 主客体 标准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里香杀螨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百里香的杀螨活性成分,以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为供试对象,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5种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百里香酚、香芹酚、松油烯-4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采用玻片浸渍法测试了5种化合物对山楂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对山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活性,12 h和24 h的触杀LC50值分别为0.103、0.135 mg.mL-1和0.0480、.096 mg.mL-1;松油烯-4-醇也有一定的杀螨活性,12 h和24 h的触杀LC50值分别为0.320和0.231 mg.mL-1;而两种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山楂叶螨没有明显的触杀作用。分析认为百里香酚可能是百里香的主要杀螨活性成分之一。

关键词: 百里香 杀螨活性 山楂叶螨 百里香酚 香芹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甲霜灵在热带气候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精甲霜灵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在热带气候下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土壤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净化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GC-NPD)进行测定。在0.05、0.10、1.00 mg·kg-1 3个添加水平,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7%、89.4%、95.1%,变异系数分别为7.2%、8.3%、3.2%,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结果表明,精甲霜灵在土壤中消解速度较快,测得在土壤中半衰期第一次2005年为3.49 d,第二次2006年为2.91 d;以最大推荐施用剂量和2倍最大推荐施用剂量施用,不同处理测得在最后一次施药后2 d残留量均小于0.5 mg·kg-1。分析结果表明精甲霜灵是一种使用安全的杀菌剂。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精甲霜灵 残留 消解 土壤 热带气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艾纳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广西植物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药用植物艾纳香为研究对象,以-20℃保存、4℃保存、室温自然干燥和硅胶干燥四种样品保存方式,并采用SDS法、CTAB法、SDS-CTAB法和改良CTAB法4种不同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期建立艾纳香的较好的样品保存方法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20℃保存是艾纳香的较理想的样品保存方式;改良CTAB法是艾纳香基因组DNA提取较适宜的方法,该方法提取的DNA经紫外检测,其A_(260)/A_(280)为1.8左右,明显优于SDS法(1.1~1.5)、CTAB法(1.2~1.5)和SDS-CTAB法(1.4~1.6),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检测和PCR扩增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关键词: 艾纳香 基因组DNA 提取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连续法生产多孔淀粉的工艺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半连续法生产多孔淀粉的生产工艺。通过分批加酶和定时除去反应液中的葡萄糖,减小葡萄糖对酶活的抑制,提高酶的利用效率,在单因子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淀粉浓度40%,加酶量按理论水解55%淀粉的量,pH6.5,温度50℃,时间16h,转速120r/min,与连续工艺相比,反应时间从30h缩短到16h。

关键词: 多孔淀粉 半连续 酶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植物筛选及肉桂油抑菌活性测定

农药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为研究材料,用生长速率法筛选出了一批高效抑菌植物,大部分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肉桂、丁香、藿香的提取物活性最强,在干物质质量浓度为0.025g/mL下抑制率达100%;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肉桂等植物提取物无明显抗性;肉桂油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和抗药性菌株(JZR)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98.9和71.2mg/L,而肉桂醛对ZJS和ZJR的EC50值分别为20.7和20.2mg/L。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菌 抑菌植物 肉桂油 肉桂醛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胞杆菌XF-1粗蛋白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胞杆菌XF-1是一株对大白菜根肿病有良好防治效果及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菌效果的生防菌株。为了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了发酵液中粗蛋白,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粗蛋白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及紫外照射均不敏感,对热稳定。经40、60、80℃和100℃处理20 min后,其抑菌作用基本上无变化;经121℃处理20 min后,抑菌活性保持60%。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XF-1菌株对根肿病的防治机制和进一步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XF-1 抑菌蛋白 活性 大白菜根肿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安全事件背景下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供求分析及发展对策

生态经济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阐述了当前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做出了相应的市场预测,指出了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对企业进入有机农产品市场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有机农产品 市场分析 供求状况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