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场地设施的优化配置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从体育场地设施这一新型农村公共产品出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民体质方面提出新的诉求。为了缩小地区差距,结合贵州省实际,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场地设施组合优化配置模式,以契合增强农民体质等需求,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欠发达地区 体育场地设施 优化配置 贵州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火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火龙果为材料,研究了1-MCP对火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MCP浓度为1.0μL/L时最有利于延长火龙果的贮藏期,能有效保持火龙果常温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厚度、减缓果实失重率和鳞片含水量下降、减缓火龙果果肉及果皮干物质的降解、抑制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升高,具有较明显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 1-MCP 火龙果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扦插基质对快繁茶苗生根率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在全自动智能化温室内采用全珍珠岩、珍珠岩盖土、珍珠岩混土、土四种不同基质对茶树进行快繁扦插试验,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插穗生根率具有不同的效应,处理间变异大于处理内变异;珍珠岩盖土和珍珠岩混土是茶树快繁较为理想的扦插基质,以剪取长度为3~4 cm并具有一片完整叶片和健壮饱满腋芽为插穗标准,生根率可达83%以上。

关键词: 扦插基质 快繁茶苗 生根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甘薯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

中国种业 2011

摘要:甘薯是贵州省重要的旱地作物之一,长期栽培形成了丰富的甘薯品种资源。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收集的贵州甘薯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鉴定,以期筛选性状优良的地方品种,为贵州甘薯育种提供材料及在生产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贵州 甘薯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溪灰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5~2008年,以4个灰萝卜品种为试材,在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对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营养成份、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和抗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溪灰萝卜综合性状优良,鲜草产量高达7 348.3 kg/667 m2,种子产量184kg/667 m2,2月底3月初转入生殖生长阶段,花溪灰萝卜抽苔、开花、结实最早,5月初种子成熟,全生育期最短,常年生育期250 d左右。

关键词: 灰萝卜 品种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根真菌与鹅毛玉凤花种子共生萌发研究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鹅毛玉凤花种子萌发问题,采用鹅毛玉凤花根分离到的真菌与鹅毛玉凤花种子共生,观察菌根真菌对鹅毛玉凤花种子萌发的影响,比较供试的21株菌株,其中HQ 36、HQ15、HQ 99三个菌株的作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鹅毛玉凤花 真菌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香猪内源钙磷代谢及7~25kg生长阶段的钙磷沉积规律与需要量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贵州香猪维持和生长的钙、磷需要量,选择3.5~4.0月龄,遗传来源相似,体重(11.06±2.61)kg的贵州从江香猪和剑白香猪去势公猪各6头,采用无钙无磷纯合饲粮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贵州香猪内源钙与内源磷的代谢规律。并选择60~75日龄贵州从江香猪34头,采用扣除蛋白质等消化能(DEpf)饲粮设计和比较屠宰试验,测定贵州香猪生长的钙、磷沉积规律。结果表明:1)贵州香猪内源钙、磷排泄量分别为47.2和20.8 mg/kg BW;2)无脂增重的钙、磷沉积量在7~16 kg体重段分别为10.86和4.50 g/kg,在16~25 kg体重段分别为8.02和4.75 g/kg。由结果可得出,贵州香猪维持的净钙、净磷需要量分别为47.2和20.8 mg/kg BW,生长的净钙需要量为(10.03-0.184 BW)g/kg BW、净磷需要量约为3.46 g/kg BW,常规混合饲粮钙和有效磷的真消化率可按60%和67%估计。

关键词: 贵州香猪 内源钙磷 沉积规律 维持需要 生长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油菜黔油22号稀植栽培的模式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3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以施氮量、播期及移栽密度为对象,研究了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稀植栽培因子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黔油22号在金沙县产量在180kg/667m2以上的稀植优化栽培方案为施纯N 15.93~20.47kg/667m2,播期9月3—8日,密度3 554~3 884株/667m2。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黔油22号 稀植栽培 施氮量 播期 移栽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火龙果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我国火龙果的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和依据,综述了国内外火龙果研究进展及产业的概况,阐明了火龙果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并对火龙果研究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火龙果 研究现状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地利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保护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机碳分布以及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以期为选择合理的石漠化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了当地主要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水田(水旱轮作)、旱地、花椒林和火龙果林;其中花椒林和火龙果林位于石漠化治理区内。采用湿筛法分离出各级土壤团聚体并结合室内恒温培养法测定原状和破碎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矿化动态变化,其中大团聚体保护性碳含量为破碎与原状大团聚体有机碳在42 d内累积矿化量的差值。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水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旱地、花椒林和火龙果林,且后3种土地利用方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也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要明显高于火龙果林和花椒林。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土地利用方式间具有较大差异,2-5 mm、0.25-2 mm和<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按水田、火龙果林、旱地和花椒林依次下降,5-8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则以花椒林最高,其次是水田和火龙果林,旱地最低。但是就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库而言,<0.25 mm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载体。花椒林、旱地、火龙果和水田的大团聚体保护性碳含量分别为83.37、78.86、73.81、61.04 mg/kg,其差异表明花椒林土壤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最强,其次是旱地和火龙果林,水田最弱。因此,在该地区种植花椒林和火龙果林可以改善其土壤质量,其可能机理是通过增加土壤中大团聚体含量,同时增强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大团聚体保护性碳 土地利用方式 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