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AtIPS1与细胞程序化死亡相关蛋白ATXR5/6的相互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拟南芥肌醇磷酸合酶AtIPS1进行亚细胞水平定位,并验证AtIPS1与细胞程序化死亡(PCD)相关蛋白ATXR5或ATXR6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pAtIPS1::AtIPS1-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分别转化烟草BY-2细胞和拟南芥植株,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分布。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分析AtIPS1与ATXR5/6的相互作用,并观察突变体atips1的表型。【结果】AtIPS1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AtIPS1与ATXR5和ATXR6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互作位点与AtIPS1的细胞定位一致。突变体atips1叶片上自然产生细胞死亡的表型,外源增加肌醇或AtIPS1超表达可恢复突变体的野生型表型,叶片不再出现坏死斑。【结论】AtIPS1突变可导致植物细胞死亡;AtIPS1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AtIPS1通过与ATXR5/6互作参与了植物PCD的调控。
关键词: 拟南芥 亚细胞定位 AtIPS1 蛋白质相互作用 细胞程序化死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不同土壤中土霉素降解的影响机理
《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 2012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培养温度对在土壤中土霉素降解的影响,以3个性质差异较大的潮土、黑土和红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土霉素分别在温度为5℃、15℃和20℃条件下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三种土壤中土霉素的含量均不断减少,培养温度为25℃条件下,土霉素降解速率明显快于15℃和5℃。(2)土霉素在土壤中的降解曲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相关系数在0.8895~0.9922之间。(3)相同条件下,土霉素添加浓度越低,在三种土壤中的降解速率越快,半衰期越短。(4)土霉素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是有差异的,相同条件下,土霉素在潮土中的降解速率快于黑土和红壤。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重组自交系主茎叶片数的动态QTL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早B×中恢930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条件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主茎叶片数进行了动态QTL分析。在各时期检测到5个非条件QTL和2个条件QTL。非条件QTL qLN2.1、qLN2.2、qLN2.3和qLN2.4在第2染色体上成簇分布,单个非条件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介于11.68%~16.48%。2个条件QTL qLN2.2和qLN2.4表达时段与拔节盛期和抽穗盛期一致。最终只检测到1个叶片数非条件QTL,没有一个叶片数条件QTL能在测定的所有时期都有效应。表明控制水稻叶片数的QTL表达具有时空性。
贵州桑树抗旱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 2012
摘要:贵州属常年干旱地区,在选育出耐旱桑品种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栽培技术改进,才能充分发挥出品种优势。从桑苗的繁殖,桑树栽植技术,桑树管理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介绍了贵州省山地丘陵干旱地区桑树栽培技术,以期为贵州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方甘薯资源的形态聚类分析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通用的甘薯鉴定性状及其生长期记载标准,利用系统聚类法,对省内收集的15个甘薯品种(系)进行27项形态标记记载并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亲缘关系,以合理利用品种资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分成两个类群,品种群Ⅰ包括13个品种,分成两个亚群;品种群Ⅱ可包括2个品种,分成两个亚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新品种——牛肉红朱橘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肉红朱橘是从贵州省惠水县毛家苑乡辉岩村实生金钱橘(朱橘)中选育出来的橘类新品种。果实圆球形至扁圆形,单果重49.1 g。果皮呈鲜牛肉色,果肉呈淡红色。剥皮时橘香浓郁,留香时间长。果肉脆嫩,风味独特,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3.0%,维生素C含量397.4 mg.L-1,全糖92.6 g.L-1,可滴定酸9.2 g.L-1。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单一栽培时单果种子数量2.4粒。适宜在贵州朱橘产区种植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替代植物对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防控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适宜山地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优良物种,对贵州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替代植物进行了生态适应性、竞争力和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当年宽叶雀稗和拉巴豆的盖度分别为100%和93%,较多年生黑麦草分别提高3.70倍和3.44倍;与紫茎泽兰竞争的相对拥挤系数分别为7.09和22.78,较多年生黑麦草分别提高2.43倍和7.80倍;挖除法替代植物宽叶雀稗和拉巴豆的防控效果分别为99.3%和96.9%,刈割法替代植物的防控效果均低于66.4%;宽叶雀稗种植次年的越冬率可达95%,盖度达100%,防控效果达99%以上,具有很好的持续控制作用;拉巴豆在北纬26.2°以北地区难以越冬,只能作一年生替代植物应用;非洲狗尾草、木豆等其他供试替代植物的盖度均小于90%,对紫茎泽兰的防控效果较差。
关键词: 外来入侵杂草 紫茎泽兰 替代控制 宽叶雀稗 拉巴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苓与蜜环菌共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共生关系一直是猪苓人工栽培和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综合近来的研究,主要综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应用以及猪苓与蜜环菌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菌核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菌索 共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稻种质资源与骨干亲本材料的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摸清香稻种质资源与骨干亲本材料各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为香型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优质资源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对40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香稻种质资源、26份恢复系材料和22份保持系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中,香稻种质资源的单株有效穗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7 2**),恢复系材料的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32 5**,0.509 1**,0.707 3**),保持系材料的生育期、剑叶宽、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1 6**,0.711 7**,0.563 2**,0.684 2**)。2)偏相关分析中,香稻资源的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偏相关(r=0.998 9**,0.639 5**),恢复系的单株有效穗、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r=0.810 0**,0.520 2**,0.7292**),保持系的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r=0.863 8**,0.594 5**)。3)通径分析中,香稻资源和恢复系材料农艺性状中的单株有效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而保持系材料的单株产量受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