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鸭疫里氏杆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的鸭疫里氏杆菌主要外膜蛋白A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鸭疫里氏杆菌的PCR方法,对鸭疫里氏杆菌进行检测,结果能扩增出预期片段,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PCR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用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菌株的快速鉴定。


蚯蚓粉替代鱼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鸡蛋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高蛋白动物性饲料的短缺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蚯蚓作为一种新型的动物源性高蛋白饲料得到了人们的青睐,蚯蚓蛋白质含量很高,占鲜蚯蚓质量的8%~10%,干质量的56%~66%,最高可达70%,是很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且


3%预混料提高奶牛繁殖力及预防产后疾病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贵阳省贵州市的奶牛小区选择1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3%预混料提高奶牛繁殖力及预防产后疾病的试验研究。试验按相似配对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头奶牛。其中,奶牛的精料配方一样,对照组添加该奶牛小区习用预混料3%,试验组根据不同泌乳阶段,分别添加项目组设计的干奶期、泌乳期预混料3%。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3%奶牛预混料可缩短奶牛产后初次发情时间,显著降低产后瘫痪、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P<0.05),极显著提高配种受胎率(P<0.01)和降低胎衣不下、肢蹄病的发病率(P<0.01)。


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草业与畜牧 》 2011
摘要:微卫星广泛分布在各类真核生物中,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基于这一原理,发展起来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如:SSR标记、ISSR标记、RAMPS标记等。本文论述了基于微卫星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反应原理及特点,并总结了它们在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种质资源鉴定、数量性状基因分析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贵州木薯产业发展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通过对贵州的科研生产现状、贵州发展木薯的可行性及贵州木薯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贵州木薯产业的发展策略,旨在为贵州木薯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华桑与桑树栽培种远缘杂交育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华桑与桑树栽培种进行远缘杂交,结果显示,因远缘杂交类型和组合不同,其受孕率、结实率和可育性上有较大的差异。华桑×桑树栽培种的杂交受孕率38.72%~54.98%,平均受孕率为46.35%;杂交结实率37.86%~52.16%,平均结实率44.95%;杂交可育性10.70%~22.80%,平均可育性16.24%。桑树栽培种×华桑的杂交受孕率28.85%~45.16%,平均受孕率37.05%;杂交结实率25.31%~41.09%,平均结实率33.16%;杂交可育性5.34%~14.15%,平均可育性10.21%。华桑×桑树栽培种的平均杂交受孕率、杂交结实率和杂交可育性比栽培种×华桑分别提高9.30、11.79、6.03个百分点。


贵州省大豆区试品系丰产稳定性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区试品系的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决策性依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2009年和2010年贵州省大豆区试4个参试品系进行了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黔豆08002、黔豆08003在2种分析方法中的估测结果一致,均属高产稳产型品系,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黔豆08001为高产不稳定型品系,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有望获得高产;安06158丰产稳定性较差。综合认为,黔豆08002、黔豆08003丰产性、稳定性好,适应范围广。建议,在试验区域进行生产试验示范,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