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实施现状与对策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07年以来,贵州陆续在43个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以推动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发展,兼顾农村扶贫及石漠化生态治理。为了解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各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学习"晴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县的情况进行了运作模式的调整;尽管项目进展较快,但在运行机制、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草场管护及风险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草地生态畜牧业 产业化 扶贫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揉技术对都匀毛尖茶品质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复揉技术对都匀毛尖茶品质的影响,以指导都匀毛尖茶的生产,进行了复揉技术对都匀毛尖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揉处理茶样条索较紧结,较弯曲,色泽较绿润,毫较显,形状得分91,色泽得分96,匀整度得分93,外形品质平均得分93.3,与对照(不复揉)处理茶叶差异不大,但复揉处理茶叶的内质优于对照。

关键词: 都匀毛尖茶 复揉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9份云南糯稻品种抗瘟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相关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人工接种方法利用8个云南稻瘟病菌优势小种对39份云南糯稻品种进行抗稻瘟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表现高抗、抗及中抗的品种共24份,中感品种15份,无感和高感品种。利用24对SSR引物分析39份云南糯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表明糯稻品种遗传变异较丰富,聚类分析显示其明显分为籼粳两支。糯稻品种抗瘟性与遗传多样性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糯稻 稻瘟病 抗性鉴定 遗传多样性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缓释肥在辣椒上的用法、用量及对其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生长势、产量、养分利用率等进行了试验,以研究缓释肥料和氮肥抑制剂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缓释肥对辣椒生长势、VC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下能提高辣椒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施96kg/667m2施可丰缓释肥比常规肥料增产8.51%,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9%、10.8%和6.6%,但在过量施肥(120kg/667m2)的情况下,辣椒产量有所下降。

关键词: 缓释肥料 辣椒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REGMS118A类型不育系的制种技术研究Ⅰ.黄籽优质不育系6515A的特征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6515A为REGMS118A类型黄籽优质不育系,该不育系恢复源广泛、不育性稳定、大面积制种用的全不育系不育株率达100%。芥酸、硫甙均达双低标准,含油量大于45%,种子蛋白含量在25%左右,油分与蛋白总量大于70%。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黄籽 优质 不育系 6515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3种采摘方式的效益比较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茶叶不同采摘方式的效益,在遵义市湄潭县东南茶场连片茶园进行了单人采茶机采、双人采茶机采、手工采3种采摘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贵州茶区春茶以手工采摘独芽效益最高,夏秋季采摘效率及单位面积茶园经济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双人采茶机采>单人采茶机采>手工采。表明,贵州茶区夏秋季茶适宜双人采茶机采摘。

关键词: 茶青 采摘方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原生态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种植、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贵州省原生态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以促进茶叶无公害生产。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原生态 无公害 贵州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18R的选育及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从浙江引入的常规材料浙18R为母本,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黄籽双低高油分常规材料3911R杂交转育而成黄籽双低高油恢复系18R。转育工作开始于2003年,于2006年完成。该恢复系叶色较浅,苗期长势好,整齐一致,结实性好,角粒数较多,抗倒性、抗逆性强。含油量44.04%~47.38%,芥酸0.21%~0.72%,硫甙19.42~26.13μmol/g饼。用18R组配的组合D4818和D1918在国家区试中表现产油量增产显著,已连续2年通过国家油菜区域试验,并通过生产试验。

关键词: 高油 黄籽 双低油菜 恢复系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西南地区火龙果园桃蛀螟的发生及防治

中国果树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桃蛀螟别名桃蛀野螟、桃蛀心虫、果斑螟蛾等,属鳞翅目螟蛾科蛀野螟属,在我国大多数省份均有发生。该虫食性较杂,可为害桃、石榴、杏、李、梅、梨、苹果、板栗、山楂、柿、无花果、柑橘、荔枝、龙眼等多种果树。近年来,我们发现桃蛀螟在火龙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育优质、高产、熟期较早的杂交油菜品种,以中早熟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8009A与自育自交系6051为亲本配制了杂交组合黔杂2501。该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6.83kg/hm2,较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8.39%,最高产量达3 570.00kg/hm2(黔西点);全生育期221.15d,平均较对照(油研10号)早熟2.55d,部分地区早熟6~7d。2007—2008年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634.00kg/hm2,其杂种F2代种子的芥酸、硫甙、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32.43μmol/g、41.44%和27.03%。该组合于2008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黔油30号,适宜在贵州省各油菜产区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油菜 黔油30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