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用基因枪将前期工作中构建的sbeⅡb RNAi表达载体pBAC413导入玉米(Zea mays)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获得了12株转化再生植株,其中6株获得了结实种子。DNA点杂交、PCR扩增和PCR-Southern均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T_0代再生植株玉米基因组中。对T_1代转基因玉米籽粒淀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总淀粉含量比对照没有显著变化,其中1个转基因玉米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5.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B02产生拮抗物质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生物防治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枯草芽孢杆菌B02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接种体培养时间为24h;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g/L):糊精15.5g、牛肉膏20g、胰蛋白胨4g、NaCl 11.5g、KNO311.5g、MnSO45g;适宜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范围为7~8,接种量5%,摇瓶装液量50ml/500ml,转速200r/min,最佳培养时间72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缺铁和过量重碳酸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枳生长的影响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沙培试验,研究了缺铁及重碳酸盐胁迫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对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实生苗生长及植株铁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0和pH8.0的重碳酸盐胁迫下,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枳实生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样质量,并且明显促进了叶片叶绿素和活性铁的积累,显著提高了叶片Fe/P的比值,减轻了枳因缺铁引起的黄化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动物医学进展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构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表达。根据原核表达载体pET30的酶切图谱设计引物,以重组质粒pBS-T-env为模板,扩增gp85基因。将此段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用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出约为70ku的融合蛋白。获得了gp85基因的表达产物,为研制ALV-J的特异性抗血清及国内ALV-J病毒分子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gp85基因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粘类芽孢杆菌抗菌物质和防病机制之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多粘类芽孢杆菌是一种具有防病和促生作用的生防菌,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该文对多粘类芽孢杆菌所产生的抗菌物质及其对病害生防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多粘类芽孢杆菌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ZmPti1基因正义和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玉米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了ZmPti1基因的正义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以bar基因为抗性筛选标记,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构建的两个表达载体分别转化到玉米自交系178。收获的种子播种于营养钵中,出苗后,经0.1%的草丁膦筛选得到40株草丁膦抗性植株,进一步用PCR鉴定与PCR-Southern检测得到33株转基因植株,其中15株是转化正义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18株是转化RNAi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化方法和ZmPti1基因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ZmPti1基因 正义表达载体 RNAi载体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和黑芥种间杂种的获得及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大白菜的抗病基因类型,特别是培育根肿病抗性种质,以品质优良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pekinensis)自交系为母本,具有黑腐、根肿病抗性的野生黑芥(B.nigra)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了13株杂种植株。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3种方法对杂种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杂种的花粉活力及其育性。结果表明:杂种表型介于白菜和黑芥双亲之间,SRAP分子标记结果的聚类分析表明杂种在DNA水平上更趋向于白菜母本。F1雄蕊发育不好,花粉育性低,13株杂种中,仅获得杂种H4的回交后代。杂种H4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超过18条,约48%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6条,超过了预期杂种染色体的数目。不育F1植株染色体数目等于和少于18条,结果提示杂种育性和细胞染色体数目有一定关系,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提高了杂种的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目的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TGEVS基因A抗原位点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一对含酶切位点的引物,用于RT-PCR扩增A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于paesy-T克隆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用EcoRI和XholI对表达载体PET-32a(+)和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亚克隆至PET-32a(+)多克隆位点上,连接、转化至BL21(DE3),构建A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34bp,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成功地构建了TGEVS基因A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TGEVS基因A抗原位点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填补了中国国内单独针对此位点进行研究的空白,也为TGEV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S基因A抗原位点 克隆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