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种植矮化砧苹果要防风

农村科学实验 2005

摘要:果树栽培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矮化密植.利用矮化砧木进行苹果矮化密植,可以实现早丰产、早见经济效益;而且由于树体矮小,方便了修剪、采收、喷药等田间作业,劳动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种植矮化砧苹果,应及早采取防风措

关键词: 矮化砧木 防风措施 苹果 种植 矮化密植 果树栽培 经济效益 田间作业 劳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转BADH基因水稻R1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以转BADH基因水稻R1和常规对照品种为材料,采用3种不同浓度NaCl在苗期和孕穗期进行盐胁迫处理,分析了R1和对照之间的株高、BADH活性、叶片相对电导率和植物大分子渗漏值等指标,并进行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PCR阳性与阴性植株个数分离比不完全符合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对电导率和植物大分子渗漏值低,而BADH活性高的转基因植株耐盐性比对照增强。此结果说明转基因水稻R1耐盐性明显高于对照,目的基因正常表达,此结果对今后培育新的抗性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 转基因 耐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TMR技术、大力发展养牛业

农业与技术 2005

摘要:本文叙述了在牛产业化的发展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应用TMR技术,进行饲养管理,实现低成本,高产出的效果。

关键词: TMR 牛产业 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对玉米出苗率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的土壤持水量在田间持水量45%以下时玉米种子不能出苗,而对照处理在土壤持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45%时能够保证100%的出苗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证明了保水剂对玉米出苗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施用保水剂的处理在积蓄土壤水分,减轻表层土壤水分散失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雨后测量结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玉米 保水剂 出苗率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玉米育种形势分析及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阐述了超级玉米育种指标及研究的意义,并根据美国和我国高产地块的有关资料,分析了超高产玉米的产量构成模式及超级玉米育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超级玉米 育种指标 育种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粳米产业现状及展望

中国稻米 2005

摘要:本文阐述了东北粳稻区粳米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措施,尤其是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今天,由于受水资源匮乏的威胁,在65%左右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的中国,作为主产区的东北三省粳米产业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 粳米 产业化 WT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素对北方粳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Ⅳ)——插秧株数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垦殖与稻作 2005

摘要:2002~2003年开展插秧株数对北方粳稻产量及米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0cm×20cm密度条件下,1穴内每增加1株苗,株高降低1.5cm;叶片减少0.3个;有效分蘖略有增加。每穴插2~3株苗时产量最高,1、4株次之,5株最低。穴插3株苗左右时加工品质最好,外观品质是随插秧株数的增加而变劣。除插1株时稻米中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处理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没有多大区别。

关键词: 北方粳稻 插秧株数 产量 米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普通尿素和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在不同施用量、不同施肥方式(普通尿素为基肥+两次追肥;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为接触施肥方式)条件下对移栽稻生长过程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释放型包衣尿素在比普通尿素施氮量(N150kg/hm2)减少30%(N105kg/hm2)和50%(N75kg/hm2)时,对水稻生长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由于包衣尿素在田间的养分释放动态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规律吻合,施用包衣尿素的水稻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其中水稻产量增加12 7%~14 4%,吸氮量增加27 5%~32 7%;普通尿素和氮肥用量减少30%和50%的包衣尿素3个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9 9%、58 8%和89 9%。此外,施用包衣尿素比普通尿素水稻的子粒粗蛋白质含量提高9 2%~12 2%。

关键词: 水稻 延迟释放 包衣尿素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杂交高粱的种质基础及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主要是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不育系改良应以印度高粱与南非高粱或印度高粱杂交为主,恢复系改良应以中国高粱与亨加利高粱或中国高粱杂交为主,这样可保持两亲间的遗传差异,以便配制出高产杂交种。

关键词: 粒用高粱 种质基础 杂优利用模式 亲本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农业与技术 2005

摘要:本试验选用初生16日龄的仔猪12窝,每窝10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1组为颗粒料(吉林正大乳猪开口料),对照2组为基础日粮中加入抗生素添加剂,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加绿安宁1号3g/kg,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加绿安宁2号3g/kg。试验观察期为50天。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增重上,对照1组为0.421kg,其次是试验1组0.385kg、试验2组0.374kg,对照2组为0.303kg, 差异显著(P<0.05)。增重速度上分别比对照2组提高26.7%、22.1%、19.8%。从仔猪发病率情况看,对照2组的腹泻发病率较高。其它分别为1.8、0.42、0.61比对照2组(3.29)的腹泻发病率降低了46.3%、87%、82.6%。死亡率下降51%、75.5%、75.5%。差异显著(P<0.05)。在饲料利用率上,均以对照1组2.68kg为最优,其次是试验1组2.876kg、试验2组2.95kg,对照2 组3.48kg为最差。分别比对照2组提高26.7%、18.7%、15.7%。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试验结果显示,吉林省农科院研制的绿安宁1号和2号两种抗应激类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成活率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抗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仔猪生产性能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