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磷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四密 25 比较,高油玉米通油 1 号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较小,且其最大速率出现的日期较晚,吸磷总量较低。通油 1 号和四密 25 施磷(P2O5)分别以 45 和 75 kg?ha-1的处理获得较高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和较早的最大速率出现日期。但两品种吸磷总量均以施磷(P2O5)105 kg?ha-1的处理最高。玉米籽粒磷素主要来源于根系的吸收,而通油 1 号籽粒中的磷素比四密 25 更多地来源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营养体的磷素转移。高油玉米通油 1 号具有较高的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却低于普通玉米四密 25。适宜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两品种玉米籽粒蛋白质和脂肪酸及其组分含量,但施磷对两品种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增加不明显。
高直链淀粉玉米的选育概况与发展前景
《玉米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高直链淀粉玉米的关键基因ae的发现过程以及高直链淀粉玉米的选育状况和我国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存在的挑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鲜精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 》 2005
摘要:0~4 ℃条件下,经过技术处理的绵羊精子存活时间可达167小时,在77小时之内活率可达70%,应为可授配临界时间.建立以低温保存鲜精(0~4 ℃保存)人工授精技术为主体的肉羊繁殖改良技术体系,是提高优质种羊利用率的有效方式.


40%乙·扑EC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
《现代农药 》 2005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OV-17填充柱,以正二十烷为内标物,分离测量混剂中的乙草胺、扑草净的含量。方法的变异系数乙草胺为0.96%,扑草净为1.49%,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9.8%。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作为检测乙扑混剂的分析方法。


有机栽培环境对水稻产量构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1999~2003年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有机栽培条件下产量构成及稻米品质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多年施用农家肥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生态平衡和养分平衡;②有机栽培环境下水稻前期生长较自然栽培晚1周左右,后期发育旺盛;③生育期在140d以下的品种(吉林省稻区)有机栽培产量潜力较大;而对生育期在140d以上的品种有机栽培结实率偏低和子粒饱满度差,较自然栽培条件减产约5%~10%;④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有机栽培环境下品质有明显提高,食味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