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龙眼微生物保鲜菌FJAT-0809-GLX发酵液丙酮萃取物的成分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龙眼微生物保鲜菌FJAT-0809-GLX发酵液丙酮萃取物的成分,初步鉴定出化合物38种。在鉴定出的化合物中,匹配率在90%以上的成分有5种,包括2-呋喃甲醇、5-甲基呋喃醛、2-甲基-3-羟基-4-吡喃酮、1,4∶3,6-二脱水-α-吡喃葡萄糖、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和5-甲基呋喃醛,其相对含量分别达到了37.52%和4.97%。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短短芽孢杆菌 丙酮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4号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引进各类甜玉米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鉴定出适合福建省生态的甜玉米资源,利用系谱选育和配合力测定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甜4号。测交试验表明,亲本闽甜系138、闽甜系186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甜4号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稳产性好,2009~2010年区试平均产量14 445.9kg.hm-2,比对照增产14.76%,于2012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甜玉米 闽甜4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发酵床猪舍环境气味电子鼻判别模型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发酵程度垫料的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到7类22种物质(匹配度≥90,相对含量≥4%)。根据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将30个样品分为4类,分别对应4个发酵级别。Ⅰ级:发酵程度浅;Ⅱ级:发酵程度较深;Ⅲ级:发酵程度深;Ⅳ级:发酵程度很深。利用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构建了垫料发酵程度判别模型。判别模型对垫料发酵程度级别的判别准确率达96.67%,精确度可以满足垫料发酵程度归类,为建立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发酵程度判别模型标准和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提供可靠的基础。

关键词: 发酵床猪舍 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 判别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适宜的留桩高度是实现再生稻高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直接影响再生稻的产量。主要回顾和总结了前人对再生稻留桩高度的研究情况,综述了再生稻留桩高度对生育期、生长发育特性、经济性状及产量、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决定留桩高度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提出对今后再生稻留桩高度研究的展望,以期为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再生稻 留桩高度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苋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阐述铁苋菜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为药材或蔬菜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铁苋菜 形态特征 生态习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稻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氮肥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通过对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的检测,分析了定位试验第2年稻田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DGGE图谱及依据其条带位置和亮度数字化数值进行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均显示:在氮肥定位试验第2年,与不施肥对照(CK)比较,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分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内,施用氮肥[150kg(N)·hm-2]的稻田根层土或表土中的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均无明显变化;且稻田根层土或表土中的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间也均无明显差异。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施用氮肥的稻田根层土或表土中的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拷贝数始终显著(P<0.05)高于其对应的不施肥对照。此外,无论施用氮肥与否,根层土中的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拷贝数在水稻成熟期时都会显著(P<0.05)降低;但表土中的nirS基因拷贝数在水稻各生育期间无明显变化;且水稻成熟期时施用氮肥和不施肥的稻田表土中nirS基因拷贝数都显著(P<0.05)高于根层土。同时,与对照比较施用氮肥可促进水稻增产44%。研究表明,短期定位试验中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稻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的丰度,但对其群落结构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氮肥 反硝化细菌 群落结构 丰度 nirS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氮排泄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探讨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粪便指标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粗蛋白质17%、16%、15%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泌乳期21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3个百分点,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粪便水分、粪便pH值、粪便乳酸杆菌数和大肠杆菌数无显著影响(P>0.05),粪氮排泄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

关键词: 低蛋白质日粮 氨基酸平衡 生产性能 粪便指标 氮排泄量 泌乳母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适宜杨梅基因组DNA的SRAP-PCR扩增体系。以杨梅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从Mg2+、模板DNA、dNTPs、TapDNA聚合酶和引物5种因素4个水平对杨梅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各因素对杨梅SRAP-PCR反应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g2+,模板DNA,dNTP,引物和TaqDNA聚合酶;建立的杨梅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2.5mmol/LMg2+、50ngDNA模板、0.25mmol/LdNTPs、0.15μmol/L引物和1.5UTaqDNA聚合酶。这一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PCR技术开展杨梅分子遗传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杨梅 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 优化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福两优366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福两优36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与福建吉奥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优质两用核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R36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12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008),并被确定为福建省主推品种。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福两优366 高产 优质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通过释放商业化生产的胡瓜新小绥螨和喷施化学农药2种方法防治温室茄子、黄瓜和豆角上的烟粉虱,比较2种防治方法对烟粉虱垂直分布规律和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防棚烟粉虱大多数聚集在茄株中下部,生防棚的烟粉虱则均匀地分散分布在茄株上。化学防治仅能防治茄株上部烟粉虱的成虫和若虫,而释放到大棚茄子上的胡瓜新小绥螨却能够捕食茄株上、中、下部处于各个虫态的烟粉虱。胡瓜新小绥螨对茄株下部的烟粉虱成虫数量的控制,显著超过化学防治的水平,证明使用天敌的生物防治害虫显著优于使用农药的化学防治。

关键词: 烟粉虱 胡瓜新小绥螨 茄子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