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链球菌2型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缺失株的构建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2,SS2)为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为SS2新近鉴定的一个蛋白,本文旨在体外构建基因缺失株明确IMPDH与SS2致病力的相关性。【方法】选用自杀性质粒,通过体外构建具有同源臂的重组自杀性质粒,电转化进入SS2,经同源重组,获得impdh基因缺失株。通过接种不同敏感动物,明确缺失株致病力的变化。【结果】经过PCR鉴定,impdh基因被氯霉素(cat)选择标记基因表达盒所代替,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IMPDH单抗没有检测到相应的IMPDH蛋白。SS2-H(△IMPDH)对6种糖的发酵能力降低、生长速度减慢、产酸减少一个pH滴度和对本动物和试验动物的致病力减低。SS2-H(△IMPDH))对于Balb/c小鼠LD50是8.3×108CFU,而SS2-H的LD50是3.36×108CFU;对新西兰家兔只引发体温升高(高于正常体温至少1℃),不致死;对于断奶仔猪,只表现临床症状,但不引起死亡。【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IMPDH缺失株,即SS2-H(△IMPDH),并且明确IMPDH的缺失导致了SS2对仔猪、家兔和Balb/c小鼠的致病力降低。


苏玉20和郑单958籽粒灌浆特性的比较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对照,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苏玉20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玉20具有籽粒体积大、灌浆速度快、灌浆持续时间长等特性,其增产潜力更大。在栽培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对苏玉20的灌浆过程进行合理调控,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不同磷水平对老龄笼养蛋鸡内分泌及骨密度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58周龄罗曼蛋鸡30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有效磷水平为0.35%(对照)、0.25%和0.15%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每组5次重复,探讨日粮磷水平对老龄蛋鸡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雌二醇(E2)、骨钙素(BGP)及骨密度(BMD)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间PTH、CT差异不显著(P>0.05);0.15%组E2、BM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15%组BGP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随日粮磷水平降低老龄蛋鸡骨质疏松发病风险增加。日粮有效磷水平为0.35%有助于延缓老龄蛋鸡骨质流失,日粮有效磷含量低于0.15%时,则会显著升高BGP、降低E2水平,且骨质流失严重。
优质彩棉新品种苏彩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产业化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彩杂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彩色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特征特性:纤维品质优:2006—2007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mm,断裂比强度30.4cN/tex,马克隆值4.3,达优质棉Ⅱ型标准。籽棉、皮棉产量较高:2006—2007年区试结果平均,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108.0、1063.5kg/hm2,分别为Ⅲ型白棉对照泗抗1号的104.1%、86%。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产量3436.5kg/hm2、1183.5kg/hm2,分别为Ⅲ型杂交棉对照泗杂3号的100.5%、86.3%。抗病性较差,宜在枯萎病、黄萎病轻发地区种植。2008年与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苏彩杂1号皮棉纯纺生产60支彩棉线衫获得成功,开高档纯纺彩棉服装产品之先河,产品的环保性、独特性居国际领先水平。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穗增重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南京分期播种分析了两系法杂交籼稻两优培九的穗增重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两优培九的穗终极质量为5.17~5.64 g,为重穗型杂交稻;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穗增重速率由快变慢出现的时间较迟,穗重的快速增加期长达19.1~25.5 d,比其他播期长8.3~10.6 d。穗增重需要的总天数与生长期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穗生长期平均温度低,则总生长时间缩短。穗重周增量与平均温度及最低温度显著正相关,而与温度日较差呈显著负相关。以4月30日至5月10日播种对两优培九穗重较有利,穗增重速率下降时间较迟,能保持较长的活跃增重期,最终能达到较高的穗重。对于迟播的两优培九,在栽培管理上尤其要注意延迟后期的生理衰老,以延长活跃增重期。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稻 两优培九 生长 Richards生长分析 气象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