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不同浓度Cd胁迫对水稻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对发芽势、发芽率、最长根长、苗高、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的影响程度不同。在0~10 mg/kg,Cd胁迫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但对最长根长、苗高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Cd胁迫对单株鲜重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不同浓度间的抑制效应相近;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多数品种单株干重有增加的趋势。最长根长、苗高和单株鲜重可以作为评价水稻品种耐Cd性的指标,而发芽势和发芽率不能作为评价指标。


水稻芽期耐冷性的QTL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98个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家系(backcross-inbred lines,BILs)组成的群体为材料,进行水稻芽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25℃正常条件下水稻发芽7d,芽长5~10cm,5℃低温处理10d,之后升温至25℃,缓苗10d,调查活苗率,并以活苗率作为芽期耐冷性的表型值,分析亲本和98个BILs的芽期耐冷性表现。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1.13a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4个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ative trait locus,QTL),分别位于第3、第7和第12染色体上,命名为qSCT-3-1、qSCT-3-2、qSCT-7和qSCT-12。4个QTL的加性效应分别为11.16、11.14、-8.8和-14.5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2.11%,12.66%,6.82%和15.86%。


PQR转运体基因赋予大肠杆菌BL21百草枯抗性
《生物技术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研究中成功地分离了2个对百草枯具有高度抗性的土壤细菌SPQ03和SPQ14。本研究从这两个菌分别克隆了基因PnPQR和OaPQR,二者ORF全长均为1 233 bp,编码41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11个跨膜区(TMS),属于非典型的主要易化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立体结构分析表明,蛋白的N端和C端分别由5个和6个由α-螺旋组成的跨膜区。只有P151L和P154V两个氨基酸不同。将两个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异源表达,能提高大肠杆菌对百草枯的抗性,但不能提高其对过氧化氢的抗性。
关键词: 硝化还原假单胞菌 PQR 转座子 百草枯 氧化胁迫


植物内生真菌B3和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水稻(PC)、未转基因野生型水稻(Kitaake)、H137和JAAS45为材料,在移栽前24 h接入植物内生真菌B3的菌液,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纯氮量[150.0kg/hm~2(LN)、187.5 kg/hm~2(MN)、225.0 kg/hm~2(HN)]对供试水稻植株在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开花后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HN(未施B3且施入225.0 kg/hm~2)相比,B3+HN处理供试水稻返青期叶片生长较快,分蘖较多,拔节期干物质累积较快,从而表现产量增加;而在B3+MN处理中,B3通过增加分蘖与维持叶片光合功能而使供试水稻与对照产量相近,保持产量相对稳定,表明水稻施用B3可以起到减少田间纯氮施入量的效果。


苏系长毛兔微卫星多态性与产毛量关系的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苏系长毛兔群体12个微卫星座位多态性与1岁兔产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苏系长毛兔群体12个微卫星座位上平均检测到5.083 3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689 7个,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719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66 3.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发现,在D3Utr2座位上,398/424基因型个体的产毛量显著低于388/424基因型和404/434基因型个体的产毛量(P<0.05);在D7Utr5微卫星座位上,163/163基因型个体的产毛量显著高于139/139基因型和139/163基因型个体的产毛量(P<0.05).


一品红品种柠檬雪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具有黄绿色苞片的一品红品种柠檬雪的叶片为外植体,配以不同浓度的NAA和6-BA组合,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素为柠檬雪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影响因子,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生长有促进作用;柠檬雪叶片最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NAA1.5 mg/L+6-BA1.0 mg/L,分化培养基为MS+NAA0.2 mg/L+6-BA1.0 mg/L,增殖培养基为MS+NAA0.1 mg/L+6-BA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5 mg/L。


具蛇床子素母体结构衍生物JS-B对辣椒疫霉作用机制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离体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具蛇床子素母体结构衍生物JS-B对辣椒疫霉菌丝干重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43.74μg/ml和86.03μg/ml。JS-B使用浓度为400.0μg/ml时对辣椒疫霉表现为杀菌作用。扫描电镜研究表明JS-B能够使辣椒疫霉菌丝呈现干瘪和皱缩的现象。透射电镜研究表明JS-B能够破坏辣椒疫霉菌丝线粒体,使细胞核浓缩,细胞内出现囊泡,且细胞器畸形。在加入JS-B前添加终浓度为100.0μmol/L的葡萄糖能显著减少辣椒疫霉游动孢子的破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