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复苏植物旋蒴苣苔棉子糖合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复苏植物是研究植物耐脱水机制的特殊模式植物和宝贵的耐旱基因资源植物。以复苏植物旋蒴苣苔(Boea hy-grometrica)为材料研究其在脱水和复水过程中棉子糖系列寡糖含量的变化,并克隆了旋蒴苣苔棉子糖合酶基因BhRFS。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BhRFS受干旱、低温(4°C)、高盐(200mmol·L–1NaCl)和ABA(100μmol·L–1)诱导表达上调,而高温(37°C)抑制其表达,H2O2(200μmol·L–1)处理对其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hRFS可能参与了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抗性反应,并受到ABA依赖的信号通路调控。

关键词: 旋蒴苣苔 棉子糖系列寡糖 棉子糖合酶 复苏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远红外成像技术在植物干旱响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干旱响应机制非常复杂,气孔开闭是植物适应干旱逆境的机制之一。一般气孔行为的改变会直接反映在一些生理指标(如气孔导度、蒸腾强度等)的改变上,继而影响叶片的温度。一旦遇到外界胁迫(如干旱)的影响,叶温发生变化将被用来监测诊断植株的受胁迫情况。远红外热成像是一种可将目标物体红外热辐射转化成热像彩图的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非接触、高通量的特征。为此,对植物干旱响应机制与远红外成像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阐明远红外成像技术应用于植物干旱响应机制,提出了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植物抗旱育种的可能性。

关键词: 干旱 响应机制 叶温 远红外成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青素合成转录因子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研究:一种新型基因可视化跟踪表达系统

科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黄酮类物质,可使植物呈现出红、蓝、紫和红紫等颜色.外源花青素代谢调控基因的表达可使花青素在植物细胞内积累,使植物体外观上表现出色彩的变化,易于观察,因此可作为报告基因用于植物转基因研究,快速报告细胞、组织、器官或植株是否被转化.本研究用花青素代谢调控基因Bi和C1作为报告基因,以epsp作为筛选标记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AC9009.基因枪转化玉米自交系501的幼胚,经过除草剂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化再生,获得了转化再生植株75株,其中43株获得结实种子.T0代植株有18株在苗期或生长阶段表现局部或全紫色,8个结实果穗有零星的紫色种子,从外观上可直接确认为转化植株.结合PCR和RT-PCR的分子检测及花青素含量分析,表明叶片和籽粒为紫色的玉米植株中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并且高效表达,即紫色表型与分子检测的结果高度一致.该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建立了以花青素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的植物转基因可视化跟踪表达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检测成本,对于植物转基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玉米 可视化标记 花青素 转录因子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藏条件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侵染的影响

菌物研究 2012

摘要:以高粱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测定了经不同保藏温度(18~20,4,-20,-80℃)处理,在不同保藏时间(3,6,12,18,24,30个月)下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对根系的侵染率。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在18~20,4,-20℃温度下保藏12~18个月时,需进行转接,用高粱为宿主植物进行更新复壮培养,以保持菌种活力。

关键词: 菌种 保藏温度 保藏时间 丛枝菌根真菌 Glomus mosseae 侵染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晚熟蟠桃新品种‘瑞蟠20号’

果农之友 2012

摘要:蟠桃不耐贮存,主要靠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调节市场,但果实发育期在150天以上的极晚熟品种(王力荣和朱更瑞,2005)比较稀有。1996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以‘幻想’(Fantasia)为母本,以‘瑞蟠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温室培育获得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次氯酸钠用于植物培养基灭菌方法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时间长、能源消耗多等问题,对植物组织培养基的灭菌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次氯酸钠进行灭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琼脂加热溶解后,趁热在培养基中添加10mg/L次氯酸钠,未发现污染。以‘神马’菊花为外植体,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加入终浓度20mg/L的次氯酸钠时,植株可以正常生长,而且,生长状况好于高压灭菌组;次氯酸钠浓度高于50mg/L时,生长状况差于高压灭菌组,而且会产生伤害。在本试验条件下,利用次氯酸钠代替高压蒸汽灭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灭菌方法具有缩短灭菌时间,节约能源等优点。

关键词: 植物 组织培养 培养基 灭菌方法改进 次氯酸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把紫色长茄新品种京茄20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京茄20号是以05-20为母本,以05-3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绿把紫色长茄一代杂种。根系发达,长势旺盛,茎高可达2.5m以上。叶片大,叶色青绿,茎及叶柄表面着生灰色短毛。果柄及萼片呈鲜绿色,无刺。果实棒状,果长25~30cm,横径5~7cm,单果质量200~250g。果皮黑紫色,光滑油亮,光泽度佳,果皮厚,不易失水,货架期长,商品价值高。保护地长季节栽培每667m2产量17000kg以上,适宜河北、山东等地保护地和南方露地栽培。

关键词: 茄子 京茄20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丹霞山保护区申请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目的和途径

北京农业 2012

摘要:丹霞山保护区风景优美、森林保存较好,吸引着大量游人前往观光游览。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发挥周边社区的作用,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并使他们受益。为此,它积极要求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以期按照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安排新的计划。简略地介绍它的基本情况,探讨一下这方面的某些问题,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丹霞地貌 生物圈保护区 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石油的开采、加工、输送及使用过程中,对大气、土壤、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尤为严重。植物修复以其处理成本低、吸收污染物的生物量大等优点已成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去除污染物的首选技术。植物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即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释放分泌物和酶,刺激根区微生物活性和生物转化作用;增强根区的矿化作用。植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有:环境条件、污染物的浓度和滞留时间、营养元素、表面活性剂、根系分布等。通过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机械-微生物-植物多技术联用等措施,可提高石油烃的降解率。

关键词: 石油烃 植物修复 微生物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温度下彩色马蹄莲块茎解除休眠的养分代谢和酶活性变化

上海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s)品种‘Black Magic'为试材,在6、9、12、1 5℃贮藏0、28、56、84、112 d条件下,研究其块茎的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以及4种酶的活性变化均呈现出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贮藏温度越高,块茎内POD、SOD和CAT酶活性下降越明显;这3种酶活性与块茎萌芽率呈负相关。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块茎 贮藏 解除休眠 养分代谢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