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不同糜子品种抗旱性研究

种子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培养皿发芽及盆栽法,对12个不同糜子品种发芽期及苗期进行PEG模拟干旱胁迫,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成活率、叶片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以初步研究不同糜子品种抗旱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糜子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植株存活率、叶片细胞膜透性、SOD活性、Pro含量及MDA含量均呈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存活率及生理指标相对值的变化,初步得出供试品种的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PJ 1>内糜5号>242>PJ 2>259>伊糜5号>248>247>PY 2>内糜9号>伊选黄糜>205。

关键词: 糜子 干旱胁迫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白桩菇属野生食用菌菌种分离鉴定与培养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一株野生蘑菇为试材,采用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鉴定及分子鉴定的方法,对该蘑菇的菌丝体基因组DNA进行18S和ITS片段的扩增、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从而对该蘑菇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野生真菌属于白桩菇属Leucopaxillus。另外,通过优化的MS平板培养基避光培养,在MS平板培养基上有原基形成,为日后对该菌种的驯化与栽培提供材料,为其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其ITS序列已上传GenBank,登录号为KY173356。

关键词: 野生真菌 形态特征 ITS序列 分子鉴定方法 原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IWI蛋白家族基因在绵羊生殖腺中的表达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PIWI基因对绵羊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同源基因克隆的方法,以绵羊睾丸、卵巢R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半定量PIWI基因家族在苏尼特羊、小尾寒羊生殖腺的表达。结果表明:公羊PIWI蛋白家族3个成员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PIWI1、PIWI2、PIWI4在高繁小尾寒羊母羊、低繁苏尼特母羊均只有微弱表达,同性别高繁小尾寒羊、低繁苏尼特羊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PIWI 小尾寒羊 苏尼特羊 繁殖力 生殖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育成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近年育成糜子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粳性和糯性糜子间的差异,分析糜子品种改良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中国糜子育种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近年育成的22个粳性糜子品种和18个糯性糜子品种为材料。田间考种获取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节数、粒色、花序色和穗形)和产量性状(千粒重、穗粒重和主穗)。室内通过正丁醇提取法测定黄色素含量、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双波长法测定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粳性糜子品种平均产量为3 465.5 kg·hm~(-2),变幅为2 976.0—3 915.0 kg·hm~(-2);糯性糜子品种平均产量为3 163.4 kg·hm~(-2),变幅为2 575.5—4 002.0 kg·hm~(-2)。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糜子产量与生育期、千粒重、主穗长、穗粒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数据分析表明,育成品种在生育期、株高、节数、千粒重、穗粒重、主穗长、产量等方面变幅较小。粳性糜子品种黄色素含量平均为2.7 mg·kg~(-1),变幅为1.7—3.3 mg·kg~(-1);糯性糜子品种黄色素含量平均为2.4 mg·kg~(-1),变幅为2.1—2.9 mg·kg~(-1)。粳性糜子品种粗脂肪含量平均为3.6%,变幅为1.7%—5.6%;糯性糜子品种粗脂肪含量平均为4.1%,变幅为2.7%—5.5%。粳糯糜子之间黄色素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性不显著。粳性糜子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2.22%,变幅为11.31%—38.67%;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5.01%,变幅为21.43%—64.02%;总淀粉含量平均为67.23%,变幅为58.59%—77.87%;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平均为1.00,变幅为0.18—1.73。糯性糜子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69%,变幅为2.24%—5.55%;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57.37%,变幅为49.40%—68.01%;总淀粉含量平均为61.06%,变幅为54.18%—72.11%;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平均为0.07,变幅为0.05—0.11。其中,陇糜5号和陇糜8号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宁糜17号和榆糜2号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晋黍9号和雁黍7号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粳性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1.13%,变幅为9.64%—13.26%;糯性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3.72%,变幅为12.10%—15.72%,糯性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粳性糜子。【结论】近年育成的糜子品种在多种农艺及产量性状中变幅较小,品种类型相对单一,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对糜子品种多元化需求。针对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挖掘、利用和创新优异糜子资源,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新技术结合,开展多元化、多目标育种,培育性状优良、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糜子新品种是糜子品种改良的方向。

关键词: 糜子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阴山北麓区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效果研究

作物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连年种植马铃薯等忌连作作物引起的土壤结构、地力恢复慢等农业生态恶化问题,选用腐植酸、羊粪、聚丙烯酰胺和生物菌肥4种土壤改良剂,对燕麦农田进行土壤改良剂改土效果研究,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紧实度及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产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施用羊粪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1.2g/kg、62mg/kg、6.9mg/kg和81mg/kg,分别较对照(不施改良剂)高38.6%、47.6%、54.3%和52.8%;不同处理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差异明显,且施用改良剂均较对照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各处理间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著性差异,处理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羊粪>聚丙烯酰胺>腐植酸>生物菌肥。羊粪和聚丙烯酰胺处理的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高145.8%和99.3%,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对照高82.6%和66.8%;羊粪和聚丙烯酰胺处理的燕麦产量最高,分别为2 071.04和2 031.02kg/hm~2,比对照高41.3%和38.6%。因此,本研究中,羊粪和聚丙烯酰胺对土壤改良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燕麦生长和产量形成。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土壤养分 土壤紧实度 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周期对于绒山羊毛囊干细胞激活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延长绒山羊毛囊兴盛期,提高羊绒产量,本试验通过人工缩短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绒山羊的日照时间,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比人工短光照和自然光照周期下绒山羊皮肤组织形态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毛囊细胞增殖及相关信号通路重要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人工短光照周期下绒山羊毛囊细胞增殖强烈,干细胞标记角蛋白15(cytokeratin 15,K15)阳性信号大量分布于外根鞘,β-catenin信号活跃表达于毛母质及根鞘,毛囊提前进入兴盛期;而自然光照周期下绒山羊毛囊仍停留在休止期,相应蛋白信号表达较弱。综上表明,短日照对毛囊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工短光照周期可以提前激活毛囊干细胞,使其提前进入兴盛期,引起多种毛囊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

关键词: 绒山羊 短日照 细胞增殖 干细胞 生长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大豆田杂草综合控制的研究与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采用定点观察及踏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大豆田的杂草种类及其危害;设计6大处理,研究保护性耕作大豆田杂草的综合防除效果和草害水平。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大豆田主要分布的杂草有6科13种;6种杂草防除措施中,综合除草效果最佳。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杂草 综合防除技术 阿荣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珠穆沁羊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的MSAP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应用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方法(MSAP),选用10对选择性引物分别对5只乌珠穆沁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和背最长肌组织样品混池DNA中CCGG位点进行了甲基化检测。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共获得条带1 249条,其中TypeⅡ型条带154条,TypeⅢ型条带231条;通过计算不同组织的甲基化率,乌珠穆沁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和背最长肌平均甲基化率为37.58%、39.88%、50.63%、25.82%、20.53%、28.19%、19.21%;在所检测组织中,脾脏组织的甲基化程度最高,肌肉组织的甲基化程度最低。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甲基化在绵羊组织分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乌珠穆沁羊 组织 甲基化 MS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uddingtonia flagrans冻干制剂厚壁孢子优化培养及其杀线虫幼虫剂量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冻干制剂厚壁孢子的批量培养方法及其对线虫幼虫的毒杀剂量。【方法】通过玉米粒或大麦粒培养基的单步培养法,以及先在含有0.05%琼脂粉的沙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培养7d后继而转接到玉米粒或大麦粒培养基的双步培养法,以培养3~5周后洗脱的每克固体培养基中的厚壁孢子数为依据,对D.flagrans的最优培养方法进行筛选;然后使用最优培养法培养D.flagrans厚壁孢子并将其冻干后用于体外杀线虫幼虫试验,研究D.flagrans冻干制剂的杀线虫幼虫剂量。【结果】培养基质不同时,D.flagrans的菌落颜色有一定差异,玉米粒培养基中的菌落颜色呈微黄色,而大麦粒培养基中的菌落呈白色;D.flagrans的适宜培养时间为3周。采用单步培养法时,玉米粒培养基培养的厚壁孢子数量为2.4×10~5个/g,大麦粒培养基培养的厚壁孢子数量为3.2×10~5个/g;而采用双步培养法时,玉米粒培养基培养的厚壁孢子数量为3.0×10~5个/g,大麦粒培养基培养的厚壁孢子数量为3.5×10~5个/g。D.flagrans冻干制剂杀线虫幼虫剂量的阈值为每克粪便4×10~5个D.flagrans厚壁孢子,相应对线虫幼虫的杀虫率为95.2%。【结论】采用双步培养法培养厚壁孢子并将其制备成冻干制剂,在D.flagrans生物防治寄生性线虫病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Duddingtonia flagrans 厚壁孢子 培养优化 线虫幼虫 毒杀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方式针茅草对绵羊干物质采食、消化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针茅草的不同加工方式对绵羊采食、消化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用体重[(45±2)kg]、年龄(1.5~2.0岁)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乌珠穆沁羯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析干草、草颗粒、草块、草粉4种加工方式的针茅草对绵羊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液pH及总氮、氨氮、总可利用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针茅草颗粒的干物质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与其他各组相比,针茅草颗粒组的绵羊食后1 h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总氮、氨氮和总可利用氮浓度较高。3)草颗粒组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干草和草粉组(P<0.05)。由此可见,针茅草颗粒的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以及在绵羊瘤胃内的发酵指标均较优,是饲喂绵羊的最佳利用形态。

关键词: 针茅草 草颗粒 绵羊 瘤胃内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