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香蕉品种宝岛在海南儋州的引种试验

中国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2006年开始在海南儋州对宝岛香蕉进行引种观察试验,该品种在海南儋州多数性状均优于当地主栽品种巴西香蕉,在留梳量相同的情况下,单株产量与巴西品种大致相同。

关键词: 香蕉 品种 引种 宝岛 海南 儋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熟香蕉果肉淀粉酶解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成熟香蕉果肉淀粉酶解特性。[方法]以成熟香蕉为原料,采用淀粉酶有限水解法,研究其果肉淀粉酶解特性过程中纤维素的总提取率及大分子产物得率,并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了成熟香蕉果肉淀粉酶解特性研究过程中大分子产物数学模型。采用SAS的脊岭分析得到淀粉酶酶解香蕉的最佳条件工艺为:酶解温度53.32℃,酶解时间8.67 min,加酶量2.130 ml,其产物得率达到最高为8.85%,是CK的4.38倍。[结论]响应面分析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大分子产率逐渐上升,但当时间到达一定值后,大分子产物得率趋向稳定;随着酶解温度的升高和酶解时间的加长,大分子趋于减少,最后即酶解过度后完全消失,进而导致大分子产物得率下降。

关键词: 香蕉 纤维素 响应面法 提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对三种入侵杂草化感作用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生物是化感作用生测实验中普遍存在的影响因素。研究用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 L.)、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 Veldkamp)、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 Merr.)的直接水浸提样(含有微生物)与水浸提样的除菌液对小白菜、萝卜进行了生测实验,对比研究了微生物对3种入侵杂草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微生物存在的水浸提液化感作用强度明显强于除菌液,并且3种入侵杂草的含微生物水浸提液化感作用之间有明显差异,以假臭草的化感作用最强、飞机草次之、蟛蜞菊最弱。而3种杂草的除菌液间差异不是很明显。因此推测,这几种入侵杂草的强化感作用与微生物有很大关系,很有可能是一些微生物助长了其中一些杂草的入侵潜力。

关键词: 微生物 入侵杂草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蝽成虫对其臭腺分泌物组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生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养皿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臭腺分泌物的乙醚提取物对成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表明,荔枝蝽雌雄成虫臭腺乙醚提取物中具有5种挥发性物质,即(E)-2-辛烯醛、十一烷、十二烷、十三烷及一个未知组分。荔枝蝽对(E)-2-辛烯醛、十一烷、十二烷与十三烷这4种组分的触角电生理(EAG)反应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能引起荔枝蝽成虫的EAG反应,其中(E)-2-辛烯醛引起雌雄成虫触角的反应最强,分别为0.50mV与0.4mV;"Y"型嗅觉仪生测结果表明,(E)-2-辛烯醛对荔枝蝽成虫能产生极显著的驱避作用(P<0.01)。可见,荔枝蝽成虫臭腺分泌物对荔枝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可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应用于荔枝蝽的防控体系。

关键词: 荔枝蝽 臭腺分泌物 触角电位 “Y”型嗅觉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眼中阿维菌素残留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样品中阿维菌素经乙腈提取所得滤液过滤后,经氯化钠固体振荡,取乙腈相于60℃水浴中氮气吹干,残留物用甲醇定容至2.0 mL,用Symmetry C18柱色谱分离,以甲醇-水(90+10)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量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45 nm,外标法定量。在0.01~2.0 mg.L-1范围内,阿维菌素标准工作溶液的色谱峰高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龙眼中阿维菌素的添加回收率为87%~9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79%~4.89%之间,检出限(3S/N)为0.005 mg.kg-1。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阿维菌素 龙眼 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条件下细胞膜透性对橡胶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贮藏条件下,橡胶树种子的膜透性对其发芽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连续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的电导率、含水量和发芽率,研究橡胶树种子的膜透性对其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水平对电解质外渗的增幅作用为温度:27℃>17℃>22℃、湿度:75%>85%>95%、包膜度:55%>95%>75%。种子贮藏到第2个月时,处理组合27℃+95%+95%2、2℃+95%+75%2、2℃+75%+95%1、7℃+95%+55%(依次为温度、湿度、包膜度)的种子含水量分别为17.08%、17.33%、17.61%和13.18%。种子贮藏到第3个月时,处理组合22℃+95%+75%的发芽率最高,为10%。[结论]温度为22℃,湿度为95%,包膜度为75%时,在贮藏过程中橡胶树种子的电导率增幅最小、内含物消耗速率与种子呼吸速率适宜。

关键词: 橡胶树种子 贮藏 细胞膜透性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暖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改进CTAB法分别提取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结缕草(Zoysia spp.)、假俭草(Eremorchloa ophiuroides)3种暖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得到的DNA经核酸蛋白含量测定仪测得A260/A280值处于1.74~1.98之间、A260/A230集中处于1.74~1.99,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各样品具有一条明亮主带并无拖尾现象。表明改进CTAB法提取得到的DNA完整性好,纯度高,适用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关键词: 暖季型草坪草 基因组DNA提取 CTA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木香基因组DNA提取与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白木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也是国产沉香药材唯一资源植物,现已濒临灭绝,被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白木香DNA较传统方法简单高效。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OD260/OD280比值测定,所得基因组DNA纯度高,可作为ISSR等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标记。通过优化影响白木香ISSR-PCR的主要参数,确立了适用于白木香的ISS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中,模板DNA、引物、Mg2+、dNTP和Taq DNA聚合酶5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5ng、0.8μmol/L、2.5mmol/L、0.2mmo1/L、1.0U,扩增出足量产物至少需要35个循环。

关键词: 白木香 DNA提取 ISSR PCR反应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花叶病的基因工程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是世界上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甘蔗的产量。对甘蔗花叶病病原菌分类、病原系统侵染的过程、相关致病机理、病原菌检测手段以及抗甘蔗花叶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甘蔗 甘蔗花叶病 致病机理 病毒检测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不亲和性因子研究

食用菌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从29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中经单孢分离获得的单核菌株,两两配对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锁状联合,配对结果将金针菇的A因子确定到10个,B因子确定到8个。13个黄色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包含了从A1到A9,B1到B8;而16个白色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大多为A2A3B2B3类型。有24个金针菇菌株获得的单核菌丝有4种交配型且符合1∶1∶1∶1比例,其它菌株获得的单核菌丝交配型与理论数据有偏离。

关键词: 金针菇 不亲和性因子 遗传关系 交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