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钾肥用量对油研599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油研599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研599钾肥适宜用量和配比为纯钾200 kg/hm2、纯氮180 kg/hm2、纯磷40 kg/hm2、硼砂15 kg/hm2,产量达2 721.25 kg/hm2,净收益达6 084.35元/hm2。较不施肥处理、农民习惯、不施钾肥处理分别增产184.58%、30.20%、28.89%。较不施肥处理、农民习惯、不施钾肥处理分别增收123.79%、52.46%、23.81%。
关键词: 钾肥用量 油菜 油研599 产量 养分吸收量 影响


叶用芥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贵州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利用小孢子培养以加速基因型的纯合,提高育种的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以叶用芥菜6个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的胚状体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胚产量差异很大。在接种的6个基因型中,有3个诱导出胚,诱导率为50%。其中,黔青2号×紫红青菜的胚产量最高,平均每个花蕾产生2.83个胚状体,最低的是黔青2号×普安青菜,平均每个花蕾产生0.21个胚状体。3个出胚的基因型都获得了再生植株。


转hrap基因马铃薯获得晚疫病抗性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1 CSCD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Phytopthora infestans)是制约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扩大马铃薯抗病基因源,提高栽培马铃薯的抗病能力,本试验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由harpinPss引起过敏反应的甜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过敏反应促进蛋白hrap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Burbank"中。结果表明,获得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其阳性率为61.15%;Southern杂交有53.85%的植株表现阳性;对转化材料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导入的hrap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DNA中;从转化植株中分离hrap基因与GenBank中的hrap cDNA(GenBank:AF168415)进行DNA测序结果比较,两者的相似度达99.3%。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活体接种抗病性检测,转hrap基因的马铃薯获得了抗晚疫病(Phytopthora infestans)植株。
关键词: 马铃薯 hrap基因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晚疫病


1949~2008年贵州主要农作物生产概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州农业生产的历史和现状,看到存在的差距。[方法]概述了1949~2008年贵州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烤烟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单产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对贵州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贵州水稻、小麦、玉米3大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差、人口增加速度快、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农村水利资源利用率低。[结论]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配合力
《贵州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先锋选系的改良及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按NcⅡ交配设计组配杂交组合,采用8×8部分平衡格子方试验设计进行田间组合鉴定,对9个先锋玉米选系10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间的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先锋选系之间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差异,7个测验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也达到极显著差异,16个亲本所组配的杂交组合各性状特殊配合力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先锋选系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QB662(0.41),测验种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S273(0.53),特殊配合力最高的是QB1051-1×双M9(0.59),产量最高的组合是QB662×S273(993.3524kg/667m2)。


黔东南小城镇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贵州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黔东南州是贵州省生态资源大州,但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城镇化率较低,城镇体系以小城镇为主体,目前小城镇产业支撑力度不强。为促进黔东南州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黔东南州提出了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构想。在对生态产业进行界定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发展生态产业及构建地区生态产业循环模式有可能使黔东南州小城镇获得新的区位优势,是黔东南州小城镇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黔东南州小城镇生态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黔东南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小城镇市场功能发育迟缓,产业间未形成产业共生型发展态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