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模式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各不相同。北京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市情,从政策、资金、工程等角度来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种"政策先行、部门联动、资金跟进、试点示范、折子工程、全面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模式。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模式 部门联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周期对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滞育及发育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2℃条件下,研究大草蛉对光周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大草蛉属短日照滞育型,在短光照条件下饲养获得的预蛹进入滞育状态,诱导预蛹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0.5L-13.5D到11L-13D。2龄幼虫期是诱导预蛹滞育的敏感虫期,只有当2龄幼虫期处于短光照条件下时才能进入滞育状态。1龄和3龄幼虫期也在滞育诱导条件下进行滞育诱导,能够提高滞育率。光周期对大草蛉幼虫历期及预蛹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幼虫历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对2龄幼虫期的影响比较明显。幼虫期的光周期条件影响预蛹的重量,滞育预蛹的重量显著高于非滞育预蛹。

关键词: 大草蛉 预蛹滞育 临界光周期 敏感虫期 幼虫历期 预蛹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果品中的砷和汞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果品中砷和汞的方法。砷、汞检出限分别为0.1145μg/L和0.0161μg/L,相关系数达到0.9998。用该方法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砷的回收率为99.48%,汞的回收率为94.75%;测定标准物质砷和汞的含量,均在含量标准值许可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9%和4.06%,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关键词: 原子荧光 微波消解 果品 砷和汞 同时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山羊豆属植物花粉形态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植物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与1%醋酸洋红压片的方法,观察山羊豆属两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从而为山羊豆属的遗传学及分类学提供依据。两种山羊豆属植物立体形状为近球形或扁球形,均具三孔沟,穴—网状纹饰,极面观为近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圆形。东方山羊豆的大小为:赤道轴×极轴=14.3(13.5~15.0)×12.6(12.1~13.7)μm,山羊豆的大小为:赤道轴×极轴=13.7(12.3~14.8)×12.4(10.6~13.0)μm.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胞质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为8Ⅱ,没有出现落后染色体及微核现象。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减数分裂过程有一定规律,与花蕾大小,颜色有密切关系。减数分裂进程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个花蕾中的不同花药花粉母细胞分裂速度基本相同,所处的时期及观察的分裂相一致,在同一个花药中的不同花粉母细胞中,可见各种不同时期的细胞。

关键词: 山羊豆属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花粉形态

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

植物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温室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从中国北方不同生境生长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鉴定出3个不同抗旱性群体(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不同抗旱级别的4份马蔺种质,进行其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察和比较,以进一步证实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质材料间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CTR值和SR值等结构参数指标均与马蔺种质材料抗旱性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中,强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发达,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弱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小,气孔密度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薄,叶片组织紧密度小、疏松度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低。

关键词: 马蔺 叶片组织结构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性别黄瓜EIN3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蔬菜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GenBank植物EIN3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以纯雌性系、强雌性系、雌雄同株系、两性花株系的不同性别黄瓜总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6个725bp左右的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型黄瓜EIN3基因编码区有14个SNPs,平均51bp发现1个SNP,检出率为1.96%;其中有3个酶切位点突变,且发现编码区的SNPs有8个突变导致了氨基酸改变;初步建立了1个RFLP-BfmⅠ的酶切体系,发现在两性花株WI1983H中出现特异的酶切条带。

关键词: EIN3 基因克隆 黄瓜 性别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对日光温室独本菊生长动态影响的模拟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是观赏植物外观品质形成的基础。水分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的重要因子。为定量研究水分对日光温室独本菊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的影响,本研究以秋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L‘Shenma’)为试验材料,于2006年8月~2007年6月在北京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水分处理的栽培试验,以生理辐热积为发育尺度,定量分析了基质水势对独本菊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动态的影响,建立了基质水势对独本菊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影响的模拟模型,并用与建立模型相独立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日光温室独本菊叶面积指数、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和植株总干重的预测结果较好,叶面积指数、叶片最大总光合速率和植株总干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4,0.90,0.94,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11.95%、3.13%、11.14%。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为日光温室秋菊品种‘神马’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干物质生产 模型 独本菊 基质水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学预处理对板栗苞生物降解特性的影响

现代化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H2SO3、HCl、H2O2对板栗苞进行预处理,然后用复合纤维素分解菌系MC1对其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测定板栗苞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板栗苞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和H2O2处理效果较好,而且以2%浓度的NaOH处理在处理效果与经济成本上最为适宜。经2%NaOH预处理后栗苞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别降解了47.27%6、9.26%4、9.76%。

关键词: 板栗苞 木质纤维素 化学预处理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水平对蛇莓和五叶地锦蒸散与生长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蛇莓和五叶地锦在北京地区的蒸散耗水(ET)规律,2006年利用小型蒸渗仪,采取蒸散量反馈式灌溉方法研究100%ETEc、75%ETc、50%ETc、25%ETc 4个灌溉水平下的蒸散和生长。结果表明,2006年6月~10月100%ETc灌溉水平下蛇莓和五叶地锦的蒸散总量分别为474.94mm、493.94mm。不同灌溉水平下蛇莓的蒸散曲线基本一致,均在7月达到蒸散高峰。五叶地锦7月和9月蒸散较强,100%ETc和75%ETc处理下9月的蒸散量高于7月,而50%ETc和25%ETc处理下7月的蒸散量高于9月,说明长期的控制灌溉处理抑制了植株生长,使9月的蒸散降低。生长测定结果显示,蛇莓对水分胁迫比五叶地锦更敏感,五叶地锦在75%ETc的轻度干旱胁迫下可基本维持观赏性,而蛇莓要求100%ETc的灌溉水平。

关键词: 蛇莓 五叶地锦 灌溉 蒸散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品质评价的方法。论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X射线、计算机视觉等主要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评价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产地环境监测、农业投入品评价和商品流通监控等环节的应用情况,并就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