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交配时数与洞庭×碧波原蚕产卵效果的相关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掌握洞庭×碧波品种原蚕雌蛾的适宜交配时数,以洞庭、碧波原蚕雌雄蛾为材料,分设1h、2h、3h、4h、5h、6h等6个试验处理,调查各处理对2原蚕雌蛾产卵量和卵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配时间(1~6h)对洞庭原蚕雌蛾的单蛾产卵数和良卵数有显著影响,但对单蛾不受精卵数和死卵数影响不显著;对碧波原蚕雌蛾的单蛾产卵数、单蛾良卵数、不受精卵数和死卵数影响不显著,但随着交配时间的延长,其单蛾产卵数、单蛾良卵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受精卵等不良卵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的良卵率与交配时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不受精卵率与交配时数呈不显著负相关,死卵率与交配时数基本上不存在相关性。根据洞庭×碧波品种特性,在进行一代杂交种繁育时,2原蚕对交时间掌握在3~6h为宜。


不同饲料饲草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研究
《饲料工业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文中探讨了不同饲料饲草在山羊瘤胃的降解特性,旨在解决贵州省山羊饲料缺乏营养价值参数的问题。试验以2只安装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对蛋白饲料、能量饲料、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混合牧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有机物(OM)的瘤胃降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M有效降解率(%)值依次为67.46、59.27、74.69、52.72、62.91;CP有效降解率(%)值依次为66.31、58.66、78.17、59.84、62.75;OM有效降解率(%)值依次为69.07、67.14、78.75、62.50、63.44。各类饲料的DM、CP、OM的瘤胃有效降解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不同类型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是不同的,豆科牧草DM、CP、OM的有效降解率最高,营养价值最佳。


不同年龄段心电图异常患者临床特点对比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60岁以上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肺心病、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各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能及时诊断老年人心脏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心电图检查是筛查、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经济、简便和安全的特点。本文拟分析不同年龄段心电图异常检出患者的临床特点。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如何加强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会计师 》 2011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基层单位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在国库集中制改革后如何加强基层的财务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基层单位的财务工作中顺利实施有所裨益。


云南省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差异与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云南省选取6个试验点收集160个水稻品种,用2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选取云南省近7年(2000~2006年)的8个稻瘟病优势小种菌株对160个水稻品种进行人工混合接种,分析水稻不同品种的抗性差异。结果显示,云南省水稻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4个位点检测到324个等位基因,群体香农指数为0.347~1.719。160个品种在相似系数0.101~0.996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各试验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布不均匀,由高到低依次为:永德>元阳>石屏>保山>玉溪>石林。160个水稻品种的抗性差异明显,其中抗病品种31个、中抗品种38个、中感品种83个、感病品种8个。按试验点排列,抗病品种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元阳>保山>石屏>永德>玉溪/石林。将160个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其稻瘟病抗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稻瘟病病级与香农指数、多态位点百分率和期望杂合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云南省水稻品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越高,群体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越高。


“1年3熟”种植模式下秋冬番茄栽培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 2011
摘要:通过"早果菜-水稻-秋冬番茄"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的栽培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3季种植茬口衔接合理、复合经济效益高的3种最佳组合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 种植模式 “早果菜-水稻-秋冬番茄” 秋冬番茄 栽培技术


病毒必克不同使用方法对烟草病毒病防效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2006—2008年,在安顺市进行了在烟苗剪叶前(24 h)和剪叶后施用病毒必克对烟草病毒病防效的试验,并进行了大田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采用先施用病毒必克(24 h)后再剪叶的烟株,其病毒病发生危害较先剪叶后施用病毒必克的烟株在成苗期平均病指下降6.83,发病率下降8.01个百分点,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大田成熟期病情指数平均下降8.32,达显著水平,发病率平均下降5.02个百分点,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先施用病毒必克药剂后再剪叶的方法效果较好,病毒病发生呈下降趋势,值得在烟叶生产中推广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