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有两种 ,即 Bt基因和 CPTI基因。这两种基因现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得到高效表达、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棉花品种 (系 )。目前世界各主产棉国均有不同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持久性、抗虫的时空性、抗虫范围狭窄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构建特异高效表达起动子 ;筛选广谱高效抗虫基因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以及加强抗虫棉的区域种植管理和安全评价研究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进展
问题
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对棉花根际、西瓜维管束、黄瓜叶面、小麦种子内的微生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植物微生物区系与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抗病性有密切关系 ,为植物微生物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植物微生物区系
棉花
西瓜
黄瓜
小麦
抗病性
《科学管理研究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分析了政府在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提出了培育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
主体
技术创新
《农业科技管理
》
2001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种子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省依靠科研优势组建种子企业的实践,对加强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种子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如何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用薄层色谱法 (TLC)测定已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野生果蔬罐头 ,并与常规的微生物镜检测定法、微生物菌种培养法和pH值测定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用TLC测定比常规测定法的结果准确 .同时 ,比微生物菌种培养法快速 ,在 2h内即可测得结果 ;比pH值测定和微生物镜检测定法简便
关键词:
野生果蔬
罐头食品
微生物
薄层色谱法
《河南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抗黄萎病品种豫棉 2 1号和感黄萎病品种冀棉 11号的杂交F2 为材料 ,采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分析法 ,用RAPD引物筛选出豫棉 2 1号黄萎病抗性的RAPD标记OPB -1913 0 0 。该标记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的交换值为 12 .1% ,遗传距离为 12 .4cM。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分子标记
RAPD
《现代化农业
》
2001
摘要:研讨玉米胚胎阶段杂种优势有无、大小和利用方式。经多年研讨 ,种性不同的玉米杂交后所产生的种子比亲本自交产生的种子具有杂种优势 ,优势率在 10 %左右。这种优势可应用到玉米生产上 ,利用方式为种性不同的杂交种间、混种和立体栽培。但在应用前要先进行组合试验 ,注意选择血缘关系远、粒色相同、株高差异不太大等优缺点互补的组配用于生产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胚胎阶段
异株串粉
杂种优势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指出要增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更新观念,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和思维惯性,树立市场观、效益观、价值观和系统观。
关键词:
农业
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