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稻─菜耕作制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广东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稻─稻─菜耕作制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问题毛壁君,罗家镏,刘怀珍,卢德城,郑海波,潘玉桑(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广州510640)近年来,随着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我省中南部交通发达地区,稻一稻一菜耕作制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仅湛江、茂名、阳江等市的主要县镇...


茂名市水稻橙叶病初侵染源简报
《广东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茂名市水稻橙叶病初侵染源简报谢双大,周小毛,虞皓,张曙光,范怀忠(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蔡汉雄,徐秀华,黄广来(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茂名市农业局)1991年,茂名市所属的4个县市大面积流行水稻橙叶病,发病面积高...


利用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发展马铃薯生产
《广东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广东省冬春季节气候条件适宜马铃薯生产,各地可根据不同条件选用符合出口要求的优质品种粤引85-38、粤引86-2或东农303,发展晚秋薯、冬薯或晚冬薯。并抓好关键的栽培技术,促进马锌薯的正常生长,以获得马铃薯的高产、优质、高效。
关键词: 马铃薯,优良品种,栽培技术


仔猪有效磷需要量的研究
《养猪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不同水平有效磷对8~20千克仔猪生长、骨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69头5周龄三元杂交仔猪(杜大长),依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6组,各组有效磷水平依次为0.11,0.21,0.26,0.31,0.36,0.41%。试验4周,自由采食。结果表明,随饲粮有效磷水平提高,仔猪日增重增加(P<0.05),料肉比趋于降低(P>0.05),至0.36%有效磷水平达到最佳,采食量无明显变化(P>0.05)。组单位体重的脱脂干股骨重及其中灰分、钙、磷含量随着饲粮有效磷水平提高而升高(P<0.05),至0.36%有效磷水平达到最高,0.41%时略降低(P>0.05)。血清中无机磷浓度在饲粮有效磷水平从0.11%升到0.31%时显著提高(P<0.05),此后趋于平稳。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26%~0.36%有效磷水平时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综上述结果表明,8~20千克仔猪有效磷需要量为0.36%,总磷需要量为0.58%,钙磷比例为1.21:1,钙有效磷比例为1.94:1。
关键词: 仔猪,有效磷,需要量


对广东绿茶生产有关问题的探讨
《广东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广东绿茶生产有关问题的探讨陈春林,梁晓岚(广东省农科院茶叶所英德513042)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红茶疲软,价格下跌,加上国家取消出口补贴,以致外贸经营红茶出口出现高亏,因而降低了红茶收购价格,造成红茶生产厂家经济效益降低。而内销市场则随着经济的发...


广东桑多倍体育种研究的进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普查了广东桑(MorusatropurpureaRoxb.)324份材料染色体数,获得三倍体桑15份;建立了应用秋水仙素处理广东桑杂种实生苗(有性系)诱导四倍体的技术程序,提出“苗期选择法”,从4个生态型中选择,可提高诱导率1.33倍,选出的高产、优质材料也提高1.83倍;研究了其主要性状,选出具有优质、高产、种子量多的种质资源一批,克服了从白桑、山桑、鲁桑等桑种的无性系获得的四倍体桑生长缓慢、生产量少、孕性差等缺点。利用四倍体桑为亲本,初步育成优良三倍体杂交组合7个,定名粤桑1号至7号,简介其性状,提供生产鉴定、示范及参加广东省桑树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并探索四倍体桑杂交组合的实用性。
关键词: 桑树育种,多倍体杂交组合,广东桑


广东农区草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广东农区草业经过十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以牧草为基础的“粮一林一草一果一畜一渔”等多元结构的发展模式。在牧草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草食动物、国家政策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目前已处于推广发展阶段,要重视和做好牧草的加工和综合利用,建立牧草饲料基地,推行集约化养殖,促进草业生产登上新台阶。
关键词: 广东;草业;牧草;畜牧业


Enramycin在鸡体内残留分析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道了Enramycin在鸡体内的残留分析结果。供分析的组织经胃蛋白酶消化,甲醇及盐酸混合液抽提,XAD-2柱分离杂质、薄层层析及枯草杆菌ATCC6633生物显像,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此法在肝、肾、肌肉、脂肪组织和血中Enramycin的回收率分别为57.70%、46.65%、14.80%、39.35%及46.60%,其敏感度为25ppb。测试样来自喂饲10ppmEnralnycin8周的试验鸡,分别于停药后0、24、48h取样。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停药后立即采样,组织抽提物均不出现Enramycin抑菌圈,说明其残留量低于25ppb。
关键词: 鸡组织,Enramycin残留分析,薄层层析,生物显像


以玉米幼胚为受体的外源基因转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甜玉米品种华农超甜42的幼胚作转化受体,以自制的脉冲放电式电激仪HPES3将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并成功地得到了转基因植株。NPTⅡ点滴分析、MU荧光检测和DNA点杂交的结果都证实了外源基因在转化愈伤组织和植株中的整合与表达。通过对转化条件的摸索,发现幼胚存活率为70%左右时可得到较好的转化结果;在不同的输出方式中,长脉冲输出校短脉冲输出对转化更有利;其它电激条件、幼胚胚龄与筛选程序对玉米幼胚转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幼胚;基因转化;电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