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苦瓜新品种‘热研2号’
《园艺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研2号’苦瓜为长圆锥形,瓜肩平整,单瓜质量400~500g,瓜长25~28cm,横径5.8~6.9cm,瓜肉厚1.8~1.9cm。瓜浅绿色,有光泽,瓜瘤粗壮,瓜形美观。耐热明显,较抗白粉病。平均产量51.0t/hm2。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


海南省珍稀濒危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文献查询、资料整理、野外综合考察和人工引种相结合的方式,对海南省的珍稀濒危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海南省自然分布的蕨类植物约有402种,受威胁蕨类植物约37种、隶属18个科,主要分布于岛内原始森林保存相对较完整的五指山、吊罗山、尖峰岭、霸王岭等四大自然保护区。其中受威胁种类分布较多的科为水龙骨科(6种,占16%)和禾叶蕨科(4种,占11%),受威胁种类比较少的大多为寡种科;另外调查还发现,节毛蕨、海南网蕨和细辛蕨为海南地区特有种。


利用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HNQ11菌株控制象耳豆根结线虫危害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Yang and Eisenback)是海南岛独有的一种致病力很强的根结线虫。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 Fresenius)HNQ11菌株是从海南岛香蕉(Musa sapientum Linn.)根围土壤分离到的1株捕食线虫真菌,本实验研究了其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HNQ11菌株能迅速产生捕食网和捕食环等捕食器官来捕食象耳豆根结线虫J2。其捕食率在J2加入HNQ11培养平板96h后即达83.5%;在盆钵控病实验中,每株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用2g菌丝处理根部,根结形成比对照减少50%,根系鲜重增加147.3%。同时,在菌丝处理33d后还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根片段上附着的HNQ11菌丝和分生孢子,重新分离菌丝和分生孢子还能在培养基上生长,说明HNQ11菌株在番茄根部具有定植能力。


利用非近交亲本间杂交F_1群体对木薯褐斑病田间抗性的QTL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非近交亲本抗褐斑病的文昌红心和中感亲本华南6号杂交获得分离群体184个株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析,检测了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对褐斑病田间抗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辅助人工接菌的方法,分别在2004年苗期、2005年苗期和成株期3次调查和鉴定了群体的抗病性反应。结果表明,这3个时期群体褐斑病病情指数(DI)分布范围较一致,均呈连续性偏峰态分布。从4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在抗、感基因池和两个亲本间均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7对,群体检测获得50个等位基因位点,构建了包含34个位点的8个连锁群,覆盖木薯基因组695.7cM,2个位点间平均图距为20.5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5个与木薯褐斑病抗性相关的QTL,贡献率在9.61%-64.81%,主要分布在第1、2、4连锁群的特定区域。其中,第1、2连锁群上的6个QTL是重要的QTL。


甘蔗体内具有固氮酶活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甘蔗生物固氮及其应用研究对于甘蔗生产中节约氮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无氮JNFb培养基,从两个甘蔗材料中分离到2个具有较高固氮能力的菌株,分别将它们命名为B5和CP74-2005,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B5为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CP74-2005为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种;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描述的一致。B5菌株为好氧细菌,极生鞭毛;CP74-2005菌株为厌氧或兼性好氧,周身鞭毛。两个菌株都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够在较高的盐浓度、糖浓度、温度和pH值范围内正常生长。


木薯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薯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sis,Pn)及相关因子变化,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调查单株产量以及主要性状,研究多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8号(SC8)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而华南5号(SC5)、华南205(SC205)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三者的Pn分别与外界光强、大气CO2浓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经成组t测验分析,SC8 Pn的日变化与SC5,SC205 Pn的差异达到极显著.进一步多元分析证明,SC8单株产量显著高于SC205,但其主茎高度却显著低于SC205,同时相关分析发现单株产量与主茎高度呈负相关性(但不显著),与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见,高光合速率、优良的株型是木薯块根高产的决定因素.


有机合成在农药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有机反应类型和机理把常用化学农药的合成反应大体上分为5类: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重排反应、氧化反应、偶联反应;简要介绍了10种熟悉的农药产品及其合成过程,根据合成过程进行分类并具体分析5类反应在常用化学农药中的应用。

